带足 精 气 神 进我的课堂
有时反思我的课堂,环节也很合理,重点、难点把握也很准确,知识讲解也很细致透彻,看似什么都很齐备,可是学习气氛并不活跃、学生并不动情,更没有激情。想来想去还是我这个“导演” 缺乏激情, 缺少精、气、神所致。
什么是精气神?用科学无法准确定义。也是无法复制的。这种东西弥漫在课堂中,将所有人的心紧紧地抓在一起,令人无法挣脱,只有驯服。直到下课,师生仍“意犹未尽”。达到此种境界时,学生觉得课堂短,时间过得太快。 何有此效,我以为非精气神莫属了。
我知道,一名好老师自从双脚踏进课堂的那一刻起,带到学生面前的不仅仅有知识,也不仅仅是课堂的组织程序,同时还有精神气质。老师的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细微的眼神,每一句话,其背后那神妙的东西就是那么有磁性,以至于决定了一堂课的吸引力。
细心捉摸,给自己的课堂带来精气神也并不难。
一是每节课不仅带智力去,带体力去,还得带着一颗自然、坦荡、真诚、仁爱、纯真无邪的心去。尽力忘我,忘了“我”的躯壳,忘了“我”的身份,忘了“我”的年龄,忘了功名和利益。你的心就是那么的真切坦荡,富有魅力,使你的语言,举止都超凡脱俗起来,凡是超脱凡俗的都很有力量的,由不得学生不随你遨游。
二是平日里学习和体悟。学习和体悟如果是自觉的,超功利的,那么就会成为提高你人生修养的“法门”,你会变得非常通畅。学问的通达与为人的练达,你会变得越来越厚实。在你身上个性化的凝聚着真、善、美,你便身形兼备,浑身闪耀出光彩来,夺人耳目。学生的心又怎能逃脱。
教育需要科学,仅靠科学本身的力量还很单薄。课堂不仅需要艺术,更离不开魅力四射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