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反思(十五)----质疑能力如何在课堂上

发布时间: 2018-02-21 10:38:13 作者: rapoo

然而,我们的课堂:有的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一节课目光呆滞的盯着老师,无疑可质;有的学生害怕回答错问题引来同学的嘲笑和老师的训斥,不敢质疑。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一节课无休止的讲,根本没机会让学生质疑;……看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让质疑贯穿于我们的课堂。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在课堂上是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

一、 给学生创造一个敢质疑的氛围

教育家洛克曾说:“你不能在一个颤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字一样。”学生亦是如此,要想让他们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必须有一个自由轻松、心情舒畅的学习氛围,质疑何尝不是这样呢?给学生创造一个能质疑、敢质疑的氛围。需要我们老师做到:首先,放下老师的架子,与学生和谐相处,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你的惧怕;其次,民主平等、态度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多鼓动他们大胆质疑、求新求异,对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认真对待,耐心解答。最后,允许学生质疑“出错”, 哪怕是所提问题十分幼稚和肤浅,甚至是错误的,都要尽量给予态度上的肯定和鼓励。这是学生敢于质疑的前提。

二、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充分认识的道理。培养学生质疑是前提,让学生会质疑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要想让学生敢质疑、好质疑,关键得让他们会质疑,会质疑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给他们一些质疑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采取的质疑方法有:

1、从课题入手质疑;例如:教学连读退位减时,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想知道什么?有的学生说:我想知道什么是连续退位减?有的说:连续退位减和前面的退位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学生的质疑就紧紧地抓住这节课的目标。

2、从解题方法上质疑;解题方法是思维能力的外在表现,在学习计算和解决问题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质疑:“还有没有其它的解法?怎样解答比较简便?”

3、从概念本质上质疑;例如:教学梯形的认识时:“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这一概念中,为什么要用“只”字,少了这个“只”字行吗?

4、从新旧知识的衔接上质疑; 例如:教学整百整千加减法时,复习了数的组成和整十数加减法的口算方法,然后质疑:这些旧知对今天学的新知有什么用呢?这么一激,学生激情很高,所以当计算200+300时,老师没教,学生立刻能把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沟通起来。

5、在学习过程的困惑处质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一些疑惑,这时,老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思考、质疑。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时,让学生质疑:为什么求多的数要用加法计算?是把哪两部分合起来?为什么求少的数要用减法计算?是用什么部分减去什么部分?有了这样的质疑,学生才能真正领悟其算法。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处、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等进行质疑。但不管选择哪种方法,都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性地使用。

三、培养学生爱质疑的好习惯,

爱质疑,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钥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敢质疑、会质疑,还要让学生爱质疑。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停止或处于消极状态时,我们教师要巧妙地进行激疑,启动学生思维的内驱力,让他们爱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问: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能不能和前面的什么知识比较比较?听了我的话,有的一愣,有的沉思,他们明白:我想让他们找找知识间的联系,考考质疑水平。这时就有几个同学跃跃欲试,好像说:显示我的机会来了,一定要击倒几个。马上就有学生站起来说:我想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接着另一个就抢着问:为什么“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是“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此时,学生情绪高涨,都在争着、抢着来显示显示自己。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学生们就会爱上质疑。

正如古人曰:“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可以贯穿教学的始终,可以渗透在课堂内外。不必刻意地每时每刻地营造质疑,只要我们教师留心,生活中的角角落落都是引发学生进行质疑的好课堂。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