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课堂与生命成长对接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2-26 10:38:56 作者: rapoo

让课堂与生命成长对接

文/嘉杰

今天中午第三节,我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了《羚羊木雕》这篇文章,文章大意是,“我”把父母送给我的礼物羚羊木雕私自送给了最要好的朋友万芳,父母发觉后,逼着“我”去要回来,“我”被逼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开口,让万方把羚羊归还“我”。“我”对朋友这样返悔,伤心极了。究其原因,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根源,是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沟通,这个话题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因此我认为这篇文章是对学生生命成长教育的最好范本,如果引领得好,学生就会感悟到同父母沟通的重要性,让学生同父母之间多分理解,多分宽容,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很有裨益。

我不由得想起了前天发生的一件事:中午第二节,我正在巡校,突然听到教学楼走廊内有争吵的声音,我忙赶了过去,原来是一位学生在顶撞他的妈妈,当我把他们请到我的办公室后,他们母子二人仍是争吵不休,孩子怨妈妈不理解他的心思,动不动就唠叨他,就骂他,所以孩子觉得很烦。而妈妈总觉得儿子不听话,故意惹她生气,所以给儿子说话时,总没有好声气,所以他们母子二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误会,即使是母亲关心他,他也丝毫不领情,就这样,他们母子之间没有了温情,而孩子也养成了桀骜不驯的性格,对他的母亲竟视同路人,很让人心痛。

我曾对七年级一个班51位学生是否同父母沟通过进行了调查,其结果让我大为震惊,只有6位同学承认与父母沟通过,其余45位同学一脸茫然,竟不知道和父母沟通为何物。我还有一个奇怪的发现,这六位同学全部是女学生,并且她们的学习成绩以及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养成都很好。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让孩子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地和父母进行沟通的方法,才更有利于家庭教育,才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鉴于此,我把这一课的学习重点定位为“让学生感悟同父母沟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让学生获得有益的启示”这一基调上来。因此我特别设计了“走出课文,走进生活”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导入语是:爱需要沟通和理解,假如爸妈能及早地把羚羊木雕的价值告诉“我”,假如我能在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个遗憾是可以弥补的。假如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爱就不会成为一种伤害。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阐述对下列两个问题的看法: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会发生这样的事么?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由。

2、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准备怎样与父母沟通?

同学们一看这两个题目,都投入了激烈的讨论中,在学习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看得出学生们通过对本文的解读,了解了文中矛盾冲突的根源,对和父母进行沟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五分钟过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

康萌同学说:“在学习这一课前,我也曾发生过这样的事,因为我过去很少和父母进行沟通,就在前天,我因和父母意见不和,一整天没有回家,害得亲戚朋友到处找我,后来经过他们的劝解,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多么单纯,这既伤了自己的心,同时也伤了父母的心。都是不和父母沟通惹的祸。今后遇事要多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多听家长的建议,这样就会减少误会。增进和父母的感情。”

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为她的诚实鼓掌。

李龙说:“理解是双向的,只有我们多和父母沟通,父母才能理解我们,我们也才能理解父母。今后在和父母交往中,一定要多换位思考,多用心去体验父母对我们的爱,这样事情处理的会更圆满。”

小强说:“我过去因没有和父母进行沟通,使我和父母之间产生了严重的隔阂,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故意和父母对着干,他们叫我往动,我偏往西,总认为父母在和我作对,我没少让他们担心。今天我到家后,要主动向他们承认错误,要用自己的进步换取他们的笑脸”。

……

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此时此刻,他们的思维已超越文本,他们的感悟已化为生命成长的雨露,滋润着他们未来的旅程。我相信,通过本文的学习,同学们又将有一个新的成长体验。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