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高高在上VS优势补偿弱势读《优势补

发布时间: 2018-03-02 11:45:25 作者: rapoo

高高在上VS优势补偿弱势

——读《优势补偿弱势》随笔

周四收到以“走进孩子、了解孩子、尊重孩子”为主题的初二教育彩信,其中一幅“高高在上”的插图颇富讽刺意味,笑过之后感到插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家庭教育中的弊端 ——家长“高高在上”教育的背后写满了斥责和惩罚,可怜的孩子仰望着父亲一脸无辜地怅然若失的模样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家庭教育越来越多地需要父亲的参与,父爱在孩子的成长中不容忽视,亦无可代替。那些在生意场上、工作岗位、麻将桌、酒宴上潇洒自如、谈笑风生的父亲们一旦走进家庭担当起教育的责任,他们往往会忽视孩子的内心世界,自以为是地摆出一副家长作风:“你给老子好好学,”“你快给我写作业去!”“这次考好了我奖励你外出旅游”……他们再以自己的方式享受着父爱的权利,却又不愿意为了孩子付出爱心。呵呵,如果说这些父亲们没有付出爱心,他们大凡会为自己叫冤。今天在《特别关注》中读到一则短文——优势补偿弱势,读后很有触动,感到教育也不妨效仿书中的哲理——弱势优先,强势补偿。

短文写的是作者在美国哈佛大学读书期间的亲身经历。作者每次从哈佛大学图书馆回家的路上常常碰到的是,每到一个路口,一旦有车,必定让你先行。作者在文中介绍在美国的交通规则里有一个“路权”的观念,并设计了一个补偿的制度,即:凡事交通工具优势的就应该补偿交通工具弱势的,如货车补偿客车,大车补偿小车,小车补偿摩托车,以此类推。所谓“补偿”体现为“让先”,体现为“以对方为重”。尽管老美有着很强的攻击力,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他们也有不少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且不说这个“路权”观念在我国推行将会如何,单单运用到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家长又有几个能做到呢?

“恨铁不成钢”是众家长的口头禅。诚然,我们每个家长的良苦用心都是为了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可许多家长在教育的实施上往往是南辕北辙,“功夫”下的越多,孩子越不见起色。正如插图所示,家长在为孩子请家教、报辅导班的同时不能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不会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自认为我付出了就应该有回报,否则就是孩子不用功,就需要棍棒教育、需要不断加压……

最好的教育是引导,单纯的说教会被孩子认为是操纵和强制,孩子会从心底里抵触和反抗。我们不妨借鉴美国“路权”观念中的“补偿”一样,要“让先”,要“以对方为重”。我们家长作为强势方要学会与孩子沟通和交流,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在做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给予哪些方面的关心和帮助,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和真实想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家庭教育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可谓“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孩子在沟通中消除代沟,让家长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