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给家长的第二封信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03 10:41:51 作者: rapoo

给家长的第二封信

家长朋友:

您好。自第一封信发出后,我收到了46位家长的回信。捧读这一封封回信,内心充满了感到与温暖。字里行间,我读到了作为家长的您对孩子未来的希望与关注,读到了您对我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人们都说,做教师是要有底气的,教师的底气是什么呢?我认为第一是教师的专业修养,第二是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在我的身边,有这么多热心的家长,还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另外有22名家长没有写来回信,也许您很忙没有时间阅读这封信,也许您阅读了没有时间写下回信,也许您还存有别的理由,但这些都不重要,当教师在班级里收家长回信时,看到两手空空的孩子,您知道孩子心中多么失望吗?如果把对孩子的关注也作为一份考卷的话,那么这22名家长交了一份白卷。人们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请问,您对孩子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月考,这是新学期的第一次考试,看到孩子的试卷,不知家长朋友更关注的是什么。我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正确对待孩子成绩的高低。毕竟这次月考成绩,只是对孩子前一阶段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让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学习成绩能够更加进步,因此,分析试卷比考试成绩更重要。分析孩子试卷中失分的题目,是属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还是阅读理解较差,还是习作表达能力较弱?分析孩子试卷中得分之处,看到孩子在学习中具有的优势,树立信心,继续保持。针对不足采取措施,对症下药,不馁不弃。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提高语文成绩呢?

1、阅读是根

细心的家长可能发现了,随着年级的升高,阅读与习作所占分值越来越高。喜欢阅读和不喜欢阅读的孩子,语文成绩的差距将会越拉越大。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有每天不间断地阅读,才能逐步提高。从低年级开始,我们就提倡阅读,更提倡亲自共读。现在,班里喜欢读书的孩子越来越多。我发现真正喜欢读书的孩子,他的试卷中,阅读题和习作题是很少失分的。

有的家长也许会问:我的孩子非常喜欢读书,为什么没有进步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阅读题目考察的是孩子对文章的理解,习作题目考察的是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与表达能力,而这两项能力的提高,都不是死记硬背能达到的。人们常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天长日久、坚持不懈的阅读是不可能达到的。在教室里,我曾经给孩子们讲过这样一句话:“鱼儿养到大海里,想它小都难呢。”是啊!如果我们的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书籍的海洋里,你还担心他不会阅读与习作吗?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这是因为,学生可将课内知识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整合,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拥有了系统的知识体系,有了广博的知识做背景,学生再看所学的教材,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学起来也就轻松了。细心的家长肯定发现了,在我发送到邮箱内的每一单元的学习标准之后,都附有课外阅读推荐,所推荐的书目或篇章有的是课文的原文出处,有的是相关内容的拓展,还有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所需要的一些积累。而这些课外阅读的内容都是为孩子更好地学习吸收运用知识做铺垫与准备。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两套大纲”的说法,第一套大纲就是学生必须熟记和保持在记忆里的材料,例如我们所列举的学习标准;第二套大纲是指课外阅读和其他的资料来源。苏霍姆林斯基将其称为学生学习新知所必需的“智力背景”。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对于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是一头雾水、百思不得其解,而有的学生马上就可以领悟。那是因为在这些学生的头脑中肯定有与此相关的“智力背景”,让其一目了然。另外,说到学习标准,我想提醒家长朋友的是,发送到邮箱内的每一单元的学习标准是学生学习这一单元所掌握的知识点,是学生学习所应达到的最低线。我们知道,语文知识的考察不是你究竟记住了多少,而是你会不会运用,只有极为少量的生字词的书写除外。因此,我看到有的孩子拿着打印好的学习标准就以为高枕无忧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仅仅把目光盯在这少量的学习标准上,那就很难提高了。围绕学习标准中的生字词需要孩子灵活运用,句子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学习其方法。而更为可怜是有的孩子连学习标准中的生字词还不能掌握,对于这些已经已经落后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的多加关注,如果再放任,那么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就犹如是登山一般难了。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从他的兴趣入手,先从孩子喜欢的书读起来,每天坚持,家长多鼓励。只有让孩子从心底喜欢上阅读,他才不会觉得读书是一种负担。好的书籍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帮助。但对于一些无聊的小字漫画书,家长要尽量制止孩子们去读。而对于一些内容有趣,富于想象的漫画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比如《父与子》等。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参谋,让孩子从小接触经典,拒绝文字“垃圾”。

最后说到读书方法,在本学期的第一单元就是“我爱阅读”,围绕阅读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窃读”的故事,学习了季羡林老人关于阅读的看法,学习了英国作家“与书为侣”、叶文玲的“长生果”,在一篇篇妙趣横生的文章中不仅仅感受到作家热爱读书的故事,还能学习到他们读书的方法,而在自己的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去读书必然会带来巨大的收获。因此,怎样才能深入地阅读需要方法的引领,这样孩子的所感所悟就会深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关注故事情节上。在四年级时我们曾班级共读一本书,班级共读就是采用问题导读的方法,每一章教师设计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进行深入的思考。我们共读的图书有《苹果树上的外婆》《吹小号的天鹅》《夏洛的网》《青鸟》等。另外,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们利用早晨的晨读时间,将小学阶段新课标推荐的75首古诗全部诵读完毕,还进行了“古诗擂台赛”。下学期我们走进了《在农历天空下》课程,根据农历节气诵读相应的古诗词,例如春天的“杨柳课程”,春、夏各节气相应的古诗。本学期,我们穿越《在农历的天空下》秋冬季节,例如开学初的“中秋诗词”,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秋日诗词课程”。在这样诵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地积累,文化底蕴不断丰厚。而语文的学习,阅读是根。只有阅读的根基牢固了,语文这棵树才能枝叶茂盛啊!

2、家长关注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期,需要家长每天的关注。比如,家长和孩子一起交流读书感悟,表演课本剧,听写生字,在电脑上查资料等等。家长的有效引领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融洽了亲子关系,最终让孩子学会自学。

3、培养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成绩最有效的方法。每个人智力上的差异是很小的,分数上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习习惯。目前班里有部分孩子存在边写边玩的不良习惯,造成平时作业速度慢,考试很多题做不完。这样的孩子成绩怎么能提高呢?有这种习惯的学生家长,在家里要注意培养孩子们写作业不停留的好习惯。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写题不认真,写完不检查的不良习惯,致使很多不该丢分的题错误百出。这类孩子,家长要注意在生活和学习细节中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还有的孩子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总是有完不成家庭作业的现象,试想,小学阶段孩子就经常完不成作业,进入中学难道您就不担心他的学习吗?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对于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你会幻想一个不爱读书的孩子突然有一天手不释卷吗?你会幻想一个整天不写作业的孩子突然变得认真勤奋了吗?良好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正所谓细节决定命运。现在已进入高年级,我希望家长朋友们能够少些自己的休闲娱乐,多把精力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人们都说:“三十岁前看父母,三十岁后看孩子,”也许您的事业很辉煌也很成功,如果孩子无所作为难道您不觉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吗?

4、分析试卷

考试卷发下后,不要急于指责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反感,于事无补。如果孩子听不进家长的话,无论你分析的再有道理也是起不到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要静下心来,看看孩子错在什么地方?让孩子自己说说为什么会出错?是因为不会做还是因为时间紧?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做题方法有问题?只有了解错题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合适的改进措施。如果是阅读理解题出错,家长和孩子就要重视起每天的阅读来;如果是做题方法有问题,就要具体指导孩子如何审题了;如果是由于粗心出错,就让孩子学会做一题,检查一题;如果是时间不够没做完卷子,平时就要训练孩子做题的速度;每一次的试卷分析,就是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

把目光从分数上移开,关注孩子的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的语文成绩自然会有很大的提高。

本来早就想写下此信,由于学校、家庭一直是琐事不断,所以直到今天才得以成行,心中才略感欣慰。在孩子的学习中,你有什么好的教育方法,也可以来信谈一谈,期待您的精彩。请将回复写到稿纸上,周三早让孩子带到学校。谢谢您的关注。

您的朋友

李艳萍

2014.10.21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