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用减法吻别“粗心”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04 10:39:04 作者: rapoo

用减法吻别“粗心”

“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老师的法宝。”在当今应试社会,我认为考试与作业一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延伸和检验,也是直接影响孩子技能技巧以及多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孩子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老师、家长又把粗心提到了重要日程上:“作业要认真,不能粗心!”“考试时注意审题,千万别点错了小数点,粗心害人呢!”孩子们对这些“陈年老教(窖)”耳熟能详,可真要想彻底与“粗心”告别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吗?作为成年的你、我、他,又能凡事都与粗心决绝吗?不能!那我们成人都不能绝对做到的事情,为何要求孩子们做到尽善尽美呢?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叶圣陶老先生也曾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家长千遍万遍的叮咛、嘱咐不如在细节中培养孩子的习惯,引导孩子用减法与“粗心”吻别——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禁忌“粗心”挂嘴边,造成沉重的心理暗示。我曾经对儿子学习中的粗心很苦恼,看着儿子作业中的一个个大红“×”我怒不可竭:“写作业时脑袋忘家了吗?竖式中明明是528,你却在等号后面写上582”“这半拉括号被你吃了吗?”“白字先生,你还会造字呢,左右结构不分、擅自更换偏旁部首,真不知你写作业时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无休止的唠叨让我给儿子下达了死命令:“只许你不会,不许你粗心!”(详见博文

http://www.mrzq.com/dispbbs.asp?boardID=23&ID=25974&page=9童心老师的回帖“孩子作业中的错误不全是粗心造成的,有些错误表面上看是粗心,实际上可能是知识或能力上的其他原因,不能仅用‘粗心’一词以蔽之。”童心告诉我错误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关键在于你怎么利用它,建议我阅读卢勤的《告诉孩子你真棒》,并给我回复了一则极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有一个小和尚,厨房大和尚让他去买油,给他一个大碗,并叮嘱他碗中的油一滴也不能洒出,否则会有皮肉之苦。小和尚胆战心惊,唯恐洒丢一滴,但还是泼洒出不少,一碗油只剩半碗。后来,方丈对小和尚说,回来的路上注意路边的风景和人物,回来跟他说。奇迹出现了,第二次去买油的小和尚将满满的一碗油带回来了,一滴也没洒。”让我顿悟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

寻找一个突破点,逐个击破。孩子也不是时时都犯粗心,只要你用心发现,会感到孩子身上的优点熠熠发光,有时会大大超越你的想象力。作为家长要用赏识+放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优点,及时、实时地提出表扬;可当孩子出现“粗心”、烦错时,家长要缩小孩子的错误,就事论事、有针对性地指出孩子不足,切忌翻陈年老账、眉毛胡子一把抓,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那样孩子会一丁点都听不进家长的批评,更有甚者会默默反抗、大声顶撞,家长气氛至极,孩子充耳不闻。如果家长能针对孩子的“粗心”静下心来,朋友般地耐心与孩子一起分析问题的起因,寻找一个个突破点,逐个击破,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善于用冷静的头脑分析问题,切忌轻言放弃。“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考试总粗心,我真拿他没辄!”“我家孩子做作业常常丢三落四,我算是被他搞败了”,“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我是不管了,随他吧~~”班车上常常听到同事的埋怨。“钱姐,你家孩子是怎样教育的?昊的性子稳,不会发生粗心吧?”提起儿子的粗心,我也有一肚子的牢骚,也常常“情到深处,身不由己”地咆哮、唠叨,常常弄得“两败俱伤”。后来我慢慢发现与其唠叨、指责,倒不如学习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选择“冷处理”——静下心来与孩子一起分析。 “妈妈,我蛮可以考99.5分的,就是我的试卷涂改严重,老师给我错判了4.5分”,“妈妈,今天我的数学好亏呀,单位换算中的米换成厘米,明明知道应该除以100,可我却算成了小数点缩小三位数,这次肯定考不好”,“餐桌文化”中每每听到儿子底气不足的“汇报”,我就知道儿子已经知道自己失分的原因所在了,“没关系,出错也是一种教育资源,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不在同一个地点摔跟头就值!”

“昊,你说如果让你参加神七发射的数据测算,后果会怎样?翟志刚叔叔应该请你来测算,你点错一个小数点,翟叔叔就可以遨游太空了!”在观看“神七”发射的回放时,我幽默地对儿子说。“妈妈,这些做研究的科学家可来不得半点粗心和马虎呢,否则人命关天呢!”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我感到朋友般的谈心比家长制的呵斥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显著。

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儿童的角度看问题。孩子和家长作为两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在处理问题、思维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家长唠叨孩子粗心时,说不定孩子也正在抱怨作业太多、要求太严呢。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问题,譬如考前的车轮之战、辅导班的严重“超载”,让孩子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乃至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如果你能常与孩子进行沟通,当孩子出现“粗心”时,不妨为孩子建立一个“改错本”,把孩子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分类,利用游戏的方式和散步的时间对孩子进行重点提问、着重温习,在谈心中、在旅游中、在玩耍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容忍孩子偶尔“偷懒”,长此以往孩子会集中精力、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为自己赢得一些自由和快乐,也使你换位后想到更多更好的方式方法。

用爱心呵护,用温柔教育。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学会“爱”,爱可以浇灌花朵、爱可以滋润心田。“爱孩子,母鸡都会”,关键是我们的爱要让孩子感悟和理解,让孩子在享受中学会感恩。“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批评和惩罚不是万能的,试着走进孩子的内心,“零距离”的感觉会悄悄改变着孩子,影响着孩子。就在昨天,我匆忙中完成了家长学校的作业——《让孩子体会作业的成功和快乐》,晚上儿子像模像样地“批改”我的作业。“妈妈,你这句话有点不通顺!”“妈妈,这个英语句子的书写应该有距离,你不是总批评我‘单词的字母分布要紧密,句子的单词之间有距离’吗?你看你”“哎呀,妈妈,你连‘有’和‘又’都分不清呀!”听到儿子的点评,我不相信似的凑上去看个究竟,果不然,有许多错别字,英语句子的书写也有错误,还真的是‘有’和‘又’不分呢!“抱歉,抱歉,妈妈等你睡觉后马上改正,绝不耽误你明天上交,妈妈真的是太粗心了,太不应该了!”“没关系,只要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就是了!”儿子边说边摸摸我的头,得!我用在儿子身上的教育方式全还给我了……虽然在儿子面前很丢脸,可是我依然喜欢这份温馨、这份融洽。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在我们母子的嬉笑言谈中,在我们母子的交流沟通中,在我的等待、期盼中,儿子正在用减法吻别“粗心”!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