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女儿的闲言碎语(二十六)
——交朋友
军训回来的女儿一反常态的没有再提军训期间和朋友之间发生的矛盾,我也没有再问。经过两天的沉淀和冷静,我想女儿应该想通了。
周一下午放学回来,我问女儿“你现在和谁玩儿啊?”我一直担心女儿失去了好朋友,会显得孤独。
“妈妈你放心,我有好多朋友呢。”女儿的话还是让我担心。看她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我知道,其实她心里是非常在意的。毕竟那么多年的朋友,不是说丢掉就能丢掉的。
做好饭,女儿也已写完了作业。老公还没有下班,趁等老公的空档,我决定和女儿好好聊聊。
“恬恬,你把在军训期间和她(把女儿曾经的好朋友且称为她)为什么发生矛盾给妈妈讲讲,我也好作为一个旁观者评价一下你们谁对谁错。”我顺势坐在餐桌旁,和女儿面对面。
“就是进入寝室,大家不是都开始装被罩吗?她不会,就乱丢东西,还哭了。吴奇静正帮我装呢。我腾不开手,就说,‘你别哭了,你不会了可以向别人求助,等会儿我帮你。你这样可不行……’我就说了她一通。可能她记在了心里。然后另一个她(我们且称和女儿关系不好的同学为另一个她)去帮忙了,他们的关系更好了。然后吃饭的时候,我们面对面我又说了她一通……”女儿的叙述让我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你说话太直接了。而且在她心里你只有说没有做,而另一个她却帮了她。假如你有困难,自己正苦恼不已。你爸爸说,‘恬恬别着急,等会儿爸爸帮你啊。’这时妈妈走过来直接给予帮助。你认为爸爸妈妈哪个好?”我用心理师周芳老师的角色对换法给女儿做了个假设。
“肯定是妈妈好。”女儿回答。
“是啊。在她的心里也是这样想的。你是想帮她而没有帮,而另一个她直接帮忙了。所以说你们之间的矛盾没有谁对谁错,只是你用错了方法。你的方法太直接。假如你边帮她边给她说教,你认为她还会对你有反感吗?不会。她肯定接受你的建议,还会和你的关系更近一步。”我提示女儿。“你可以换一种方法,她或许不容易接受直接的批评,你可以委婉一点。就像我说,‘刘怡恬,你不知道把东西整理一下,整天弄得像猪窝,乱七八糟的。’你这样的?还是接受‘恬恬,咱把小屋整理一下吧,这样你看着会不会舒服一些?’”我问女儿。
“肯定是接受第二种了。”女儿直接说了出来。
“是啊,你不能接受妈妈直接的批评,何况是朋友呢?而且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用的方法也不同。你要学会观察每个人,还要了解他们的性格,针对每个人不能用同一种的方法。这样你会有更多的朋友,也不会像现在一样失去朋友。”我教给女儿交友的秘诀。
“可是我现在不想和她成为朋友了。”女儿的意思表达的很清楚。或许这次的伤害大了,让孩子记了仇。
“可以,你想和谁成为朋友,妈妈不管你。但是你不能再像原来那样交朋友,一路走到了底。路上还有好多分岔路,你没有停留,只是一味的走,最后到了死胡同。妈妈希望你能到了分岔路的时候,停一停,看一看有没有适合自己的朋友,然后你们结伴一路往前走。这样你的人生才会更丰富多彩。人生路上的风景你才能更好的欣赏到。”我给女儿画了一条隐形线,代表女儿的交友圈,分岔路代表女儿路上碰到的可能成为朋友的人,让她看到自己交友的缺陷。
“我知道了妈妈,我错过了好多人。”女儿看着我的手说。
“既然走到了死胡同,没有路了,怎么办?”我问女儿。并把手挪到了分岔路。
“那就走回来,停下来看看另一条路。还有好多路,我都试着走一走,不是每条路都是死胡同吧?”女儿的回答让我欣慰。我看到了孩子的转变,不再死心眼了,学会转变着去交朋友了。“妈妈,从明天开始我要像渔夫一样撒网,交到更多的朋友。”女儿做了个撒网的姿势,调皮的说。好吧,虽然比喻有点不恰当,但是也是那么个理儿。
“嗯,我不希望你回来再说,XXX不和我玩了。我希望你能处理好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和朋友友好的相处。咱不欺负别人,但是也别让别人欺负了。你要记住,有理走遍天下。天下讲理的人还是多的。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可报告给老师。老师解决不了还有学校呢?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对于那些主动招惹你的,你一忍,再忍,三忍就没有必要了。”我给女儿说,“还有,你爸爸说过有几种人不能交,就是再优秀,咱也不和她成为朋友。一是品行坏的人不能成为朋友,比如小偷小摸、恃强凌弱。二是墙头草不能成为朋友。这种人容易左右摇摆,立场不坚定,关键时刻她会让你孤立无援。三是背后说是非的人不能成为朋友。这样的人不是坦荡的人。妈妈也希望你能记住。”我给女儿定了交友规则,以规范她的朋友群。
“我知道了,爸爸都说了N遍了。”女儿拖着长腔儿说。
我不知道四年级的孩子,我给她将这些对不对?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我只是想给孩子做一个引导,我希望她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总结自己的不足和缺陷;我也想给孩子做一个简单的心里疏导,我想她尽快在交友的失败中走出来,找到自己新的朋友。
经过两天的观察,发现女儿每天都在叙说着自己和朋友发生的趣事和糗事。我想孩子大概走出了阴影,正一步步走向阳光。我为孩子高兴,也为孩子的坚强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