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走进新密米村镇,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奉献一份爱心)
中秋节即将来临的前两天,和朋友聊天时聊到目前孩子们生活在蜜罐中却还不满足现状不懂得感恩的,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却不好好学习的话题……虽然我们这几家的孩子都还算听话学习也可以,心想要是咱们的孩子能到吃不饱穿不暖的现实家庭中体验体验那种生活,孩子们是否会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及学习呢?
朋友说她的一个好友在新密市快乐成长节目组,录制的节目都是一些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及孩子们的愿望,去节目中的现实生活体验或许会对咱们的孩子有所影响。
其中一期的节目内容为: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姐弟俩每天要走上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去上学,放学回家后自己做饭一切自理的情景,白水煮面条,放些白菜放些盐就是孩子感觉很好的美味佳肴……愿望是:七岁的小女孩说“想要一个小兔子,因为它很漂亮”;差不多大的一个失去父亲母亲常年在外打工小男孩说:“想要一个书包和文具盒,因为想好好学习”;另个孩子说:“想要一个字典,因为字典可以查拼音”;一女孩说:“我想要课外书,因为课外书可以让我好好学习”等等……
放学后我把以上内容讲给了女儿听,女儿感动的流泪了,她说:“妈妈,咱们去看看这些小哥哥、小姐姐、小妹妹吧,我想帮助他们实现小愿望”。
心动不如行动,和朋友商量后决定8月19日也就是中秋节当天带孩子们出发(好朋友马逸轩、李滇豫、还有一个二岁多的小不点加上我家的女儿)。
出发之前我们给新密的孩子们买了几箱整箱的方便面、火腿肠、月饼等礼物,这几个孩子也都各自准备了新买的礼物(铅笔、橡皮、文具盒、课外书、书包、及小小礼物等)。
由于不熟悉路朋友开车差不多两个小时才到新密市米村镇。一路上孩子们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热闹!
到了之后村支书首先带我们去了一个叫王晓玲的孩子家里(母亲有病,父亲长期在外打工,姐姐上学),看到的是一个头发乱乱的身上脏脏的六岁左右小女孩,屋里暗暗的只有两张床、桌子及衣服,却是乱的一团糟……中秋节的午餐是只有白萝卜剁碎放些盐当馅的饺子;小女孩虽然没有说话但始终微笑着,女儿把自己新买的书包、铅笔、作业本及文具、课外书、糖等送给小女孩的时候说了一句令我感觉孩子突然间长大的话:“小妹妹,这些东西都送给你,这糖很好吃你不开心的时候吃颗糖,你就会感觉甜甜的,就会特别开心!我还会来看你的”。
接下来村支书带我们去了比同行的马逸轩大两岁的小哥哥家里,这个小男孩11岁上四年级却和九岁的马逸轩一样的个头,孩子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小妹妹,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妈妈有病,妹妹还小,家里全靠爸爸了,看的出来这个仅仅11岁的孩子明显的比同龄孩子懂事的太多太多……马逸轩和小哥哥交流后把自己新买的礼物送给了小哥哥,临走竟做出令他妈妈也感到意外的举动(很少主动和别人握手),竟然礼貌的和小哥哥握手道别。
随后村支书又带我们来到的是一个儿女双全虽然很普通但是看起来相对前两家稍好的家庭,一对儿女活泼可爱,两个特别爱笑的孩子,同行的李滇豫小帅哥还有小不点把自己新买的礼物送给了这两个孩子,然后礼貌道别。
由于时间有限,并且我们带的礼物还有不少,村支书最后带我们来到了两个老人相依为命的家。两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有一个女儿嫁到了外地,一年也就回家一两个月伺候老人,其余时间都是老人彼此相依……此刻的孩子们好像都长大了都非常懂事的提着月饼、火腿肠、方便面等礼物送到了奶奶手里(爷爷身体不好,在很暗的屋里休息)……
因为之前这几个孩子有些东西都没有见过(做饭就是烧地锅、烧柴火;或者用铁皮的水桶掏个洞放柴火,桶口上放锅;暗的没有蜡烛亮的电灯;真正吃不饱穿不暖甚至连肯德基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同龄孩子等)回来的路上,孩子们安静了很多……
虽然我们的力量是有限的并且无法阻止不幸事情的降临,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了便能生成一种无限的力量,它能够穿透心灵,润物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