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又是一年麦忙时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07 10:36:54 作者: rapoo

又是一年麦忙时作文

又是一年麦忙时作文

微风吹拂,麦浪翻滚,火辣辣的太阳痴情俯瞰着每一寸土地,布谷鸟的翠鸣告诉我们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麦收时节。

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所到之处,所向披靡,全部缴获。一趟过去,就有好几垄麦杆被粉碎成麦秸,剩下高高齐齐的麦茬杵在地上,麦粒都被收割机装进“肚里”,然后倒进事先准备好的袋子里,人们只需在地头等候接麦粒运回家。几亩地麦子只需几个小时,就全部收完,麦子颗粒归仓。农民们再也不用以前磨镰割麦,受累流汗了,过去一个麦季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现在几个小时就宣告结束。

收割机真正普及到千家万户也就在近几年。记得小时候,麦子快成熟前几天,爷爷就忙着张罗农具,把好几把镰刀都磨得锋利无比,三股杈、木锨、扫场的大扫帚都准备停当,还要在地头先割去一块麦子,然后浇足了水,水入地后,趁着潮乎乎,就套上两头牛拉个石磙,石磙后面用折断的柳枝当尾巴,围着这块地绕了一圈又一圈,直到把地压实在了,光滑了,一个打麦子的场地就造好了。

每当收麦时节,母亲就起得很早,用艾叶(我们这里叫伤力草)煮鸡蛋,家人吃几个,补充营养。早晨四五点钟,家人一起拉着架子车,带上捆车的绳子、镰刀、耙子等走向麦地。我也跟着家人走到麦地,母亲、姐姐、哥哥在前面用镰刀快速割麦子,姐姐和哥哥会互相鼓励,比赛着割麦子,还会比谁割剩的麦茬最低。有时,姐姐也会带上手套挥镰如舞,但手心还是磨出了水泡。母亲说:“割麦时,手要握紧镰把,不然总会磨出水泡来。”看着他们弯着腰,麦子一缕一缕攥在手心,然后用力一掠,麦秆就和麦茬分开,麦秆就圈在臂弯里,然后快速放在身后。就这样,一镰一镰地割着,发出啦啦的响声,成了麦田里有节奏的最美音乐。几把麦秆放成一堆,等着装上架子车。我就跟在后面捡麦子或用耙子搂麦子,麦子拾干净后,就用铲子拾麦茬。那时,煤很少,只有冬天可以烧蜂窝煤取暖,其余时间都是烧地锅,除了干树枝和树叶,就是拾回家的麦茬,用来烧火做饭用。于是,各家各户大人们割麦子,麦子收完,也就拾麦茬拉回家,家家垛了一大堆,平时做饭烧水用。

等太阳升高,也就是八九点钟的样子,一块麦子就撂倒了一大半。此时,奶奶做好了早饭,会走到地里叫我们回家吃饭。奶奶则到地里看着,或者捡麦子。饭后,仍然重复着早上的割麦子。看一家人的背上都印满了一圈圈不规则的白色地图,那是一次次流汗被太阳晒干,又出的汗留下的痕迹。等一块麦子即将割完,姐姐和哥哥会把麦子装上架子车,一次次地,把麦子运进场里。装车是有技巧的,装偏了,车走到坑洼不平的路上,车上的麦子会倒下来,再重新装车最烦人,也最令人发火的。因为人本来就累得精疲力尽,再做这些重复的事,既浪费了人力,又耽误了时间。所以,装车时,要装得不歪不扭,又想装更多麦子,就命我和弟弟爬上车踩车,把麦子踩实在些,装的麦子就会更多,且不容易掉下来。

太阳直直地照着,近乎白炽光,地里的温度30多度让人汗流浃背,人们割麦子的劲头却丝毫不减,忙得热火朝天。戴着草帽的头发一缕缕被汗水浸透。因为怕太阳暴晒,又怕麦芒扎胳膊,于是,人们都穿着长袖上衣。虽着长袖,麦秆上的脏东西还是穿透衣服,染得胳膊黑乎乎的,手上刮了许多条红红的痕迹,被汗水浸湿,火辣辣得疼。

那时,麦子倒地后,就可看到许多蜥蜴在麦茬间来回穿梭,它们不怕太阳晒,小巧的脑袋,一双眼睛滴溜溜地转着。拾麦时,不小心就会踩到,每次我心头一紧,一股凉意传遍全身。弟弟则不怕,拿出铲子撵上蜥蜴,捉来截断它的尾巴,断掉的尾巴仍在摇摆着。有人说,蜥蜴的尾巴还可以再生呢,但愿它能更快地长出完好的尾巴来。地里还有黄色、青色的蚂蚱蹦跳在麦茬上,小孩们捉来,用细线拴住后腿,任它们在手心飞着,飞高了就拽回来。时常会有野兔在收割后的麦田里飞奔,如果一个人看到了,就会高声叫道:“快看,兔子!”临块地的年轻人就会一起追赶,虽然没追上野兔,但追来的是儿时的纯真和快乐。

在忙碌过程中,大家也会停下来休息,此时根本顾不上衣服脏不脏,一屁股坐在倒下的麦子上。捶捶腰,敲敲腿,舒展一下累得近乎麻木的手臂。然后,拿出从家里带来的凉开水大口大口地痛饮。有时,带来的开水喝光了,就在地头机井里打来井水,一饮而尽。随着水咕噜咕噜进肚,那份甘甜、那份清爽立刻传遍全身,补充了流失的水分,润湿了干燥的喉咙。现在回想起来,那份清爽的凉水还在嘴角,比山上的泉水不知清凉甘爽了多少倍。

麦子运进场里,用三股挑开,松松地,晒在火辣辣的太阳下,过一段时间翻一次,把下面的麦子翻上来。等到午后,麦秆晒得干干的、焦焦的。这几天耕牛是最辛苦的,主人会加更多饲料和青草喂牛。喂饱后的耕牛套上石磙,在麦秆上一圈一圈地打转、碾压。压过几遍后,翻过来继续压。麦穗上的麦粒掉下来,麦秆碾压成了碎一些的麦秸。牛在阳光下晒着,低着头,拖个重重的石磙一圈圈地转着,每走一步,都要费好大劲。打一场麦子,两头牛累得粗粗地喘气,身上的毛也被汗水浸湿。牛依然尽职尽责,默默工作。真的好勤奋、也好辛苦。

翻来覆去的,麦粒掉出来了,麦秆压碎了,气喘吁吁的牛忙了一下午,终于完成了任务。此刻,夕阳即将西下,父亲会拿出木掀扬场,也就是把麦秸扬出去,飞在一边,麦子落在脚下的地上。风大了,麦子会飞出去;风小了,麦秸飘不出去。最好的是三级左右的风力为好。扬场可是技术活,父亲刚退休回家时,并不怎么会。慢慢的,也就掌握了技巧。在父亲扬场的同时,母亲或姐姐会在麦子下落的地方,用大扫帚轻轻地扫,扫去上面的细短麦秆,让麦子更干净。扫时,一定不能用大劲,不然,麦子也随麦秸扫了出去。随着父亲的双手扬起,一股股尘土也会随风飘散。喜欢这样的乡村农忙图——夕阳下,耕牛拉着石磙一圈一圈吱吱地转。木掀扬起,一股尘土飞走,落下的麦秸在一旁,麦子在脚下。然后,母亲拿起早已准备好的口袋,我们姐妹几个会帮忙把麦子装进满满的好多袋。此刻的父母,面容虽然疲劳,腰板虽然累得不想直起来,但盈在脸上的笑容,表明一家人可以不愁白面吃了,又是一个丰收年呢。

中原的麦面最好吃。我吃过东北春小麦做的馒头,像吃棉花,一点也不劲道,因为春小麦生长时间短。而中原的小麦是年前秋末播种,年后5月底收割,经历秋露、秋霜的滋润,经历冬的严寒雪冻,又经过春的分蘖、拔节、雨水的浇灌,到了夏天才成熟,真正经历了一年四季的冰霜雪雨、风吹日晒的考验。因此,才长得禾苗茁壮、粒粒饱满,既高产又劲道,还有淡淡的麦香味,是人们首选的食用面粉。

近几年,一到麦收时节。只需弟弟和弟媳回家把收割机收好的麦子拉回家,然后,让播种机播上秋季作物即可,再也不要劳师动众,大家一起动手连收带种忙碌两周时间。现代化的农耕细作节省了许多的人力资源。许多乡下人也不会用牛耕地,不用手工播种,大多年轻人已走进城市、融进城市,挣更多的钱来改善家人的生活和家乡面貌。

又是一年麦忙时,不用回家帮忙割麦子的我,才有空闲敲击出这些文字,以记录早些年家乡人麦收时节的辛劳酸甜和现在家乡的飞速发展。

又是一年麦忙时作文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