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18-03-07 10:40:36 作者: rapoo
关于李白的调查研究报告
一.研究目的:
李白是我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表现了一生的心路历程,是盛唐时期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写照。李白一生都有远大的抱负,对功名事业充满了美好的向往。他的诗雄奇豪放,大多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感情为主;作品想象丰富、激昂奔放,享有“诗仙”的美誉!
二.研究方法:
网上查找资料、与父母探讨。
三.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秦安县),出生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现在苏联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城,当时归唐朝领地),四岁随父迁至蜀中绵州吉隆县(现四川江油县)。李白博览群书: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诸子百家之书,并且好剑术。李白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渡过,足迹行遍大半个中国。他相信道教,有超凡脱俗的思想,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他不愿应试做官,喜欢广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希望可以通过他人举荐走上仕途;终于在742年因为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和风采名震天下,李白的才华被唐玄宗赏识。可是唐玄宗昏庸腐朽、不理朝政、纵情声色,诗人“奋其智能,愿为辅弼”的志愿无法实现、反被排挤,于是为官不足两年就辞官离京、继续漂泊流浪的生活。安史之乱后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世事艰难,参加了永王李的幕僚,在永王与肃宗发生争帝大战兵败后,李白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朝发白帝城》。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于762年病逝,墓地在安徽当涂。李白共有诗作一千余首,留有《太白文集》传世。
四.李白与磨杵成针的故事:
幼时李白非常聪明,5岁多时,文章读两三遍就能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他也有孩子好玩的天性。有一次上课时开小差,老师发现后提问他,他当然回答不出问题,学子们都笑话他。在回家路上,他突然看到一位老婆婆,在小溪边磨一根很粗的铁棒,连汗水都顾不上擦一下。他很好奇地问老婆婆要干什么,老婆婆说要把铁棒磨成绣花针。李白瞪大眼睛说:“这么粗的铁棒能磨成针吗?”老婆婆笑着说:“好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呀!”这件事情对李白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积极影响,他后来阅读了大量书籍,为以后的诗歌创作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流传名句欣赏: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六.整理中的感悟:
李白是一位热爱祖国、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性格豪放、才华横溢而又酷爱自由;他关心国家大事、但是又对政治现状不满、敢于与强大恶势力作斗争、不愿与腐败势力同流合污;他虽然仕途不得意,却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使后世欣赏敬仰!
李白的乐府诗最为杰出,虽用的是乐府旧题,却能自出新意,具体表现为直率自然、音节和谐流畅、浑然天成不假雕饰,汲取了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的养料,而又使其更加精炼优美;他擅长绝句,语言明朗精炼、声调和谐优美、写景抒情、深入浅出,在婉丽的比兴中蕴藏着深刻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情感,不愧为“诗仙”!
我们要向李白学习,多读好书,博览群书自然就能使知识融会贯通,就会写出优秀的文章;坚持自己的特点、不随波逐流,相信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坚持就会成功!
大男人和小男子汉的秘密作文
和孩子一块学习作文
写文章要把握好感情基调作文
让梦想飞翔!--记濮阳市实验小学第二届
爱就是陪伴 --读《变形记》有感作文
策划作文
栾川旅游之二《美丽蝴蝶谷》作文
那几分哪去了?作文
脆皮香蕉作文
《给予树》研训的收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