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一、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用数对确定位

发布时间: 2018-03-14 10:43:42 作者: rapoo

一、方向与位置第一课时

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2.让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验确定位置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唤起生活经验。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军营吗?这节课咱们一起去看看夏令营时同学们的训练情况吧。看,这是小强那一队的队列,多整齐!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出示课本情境图部分)

学生可能说:第2个、第4个、从前面数第2个、从后面数第4个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要在一列队伍中确定一个人的位置只要说清数的方向和第几个就行了。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明确行、列的意义。

1.(出示信息窗一情境图)

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学生思考、交流,可能出现的说法有:

横着数,第2排第3个

竖着数,第3排第2个

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教师引导: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把情境图上的每一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3.教师介绍: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学生练习)

(二)认识数对

1.谈话: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谈话: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学生的表示可能有: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教师介绍: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谈话: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三)用数对表示位置,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小青、小亮等)

引导思考: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3、找生活中的数对。(找坐位、找楼座等)

(四)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 展示方格图。

介绍方格图: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

谈话:我们把每个同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简洁。

2.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

三、自主练习,内化提升。

1.自主练习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相互说一说。

3.自主练习第3题.

4.自主练习第5题.

学生独立思考,指名说一说。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用数对表示事物位置比较简洁。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用到数对?用数对可以解决生活中哪些问题?

板书:

用数对确定位置

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列”时习惯从左往右数,数“行”时习惯从前往后数。

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记为 (3,2)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