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学听学说改变自己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15 10:37:31 作者: rapoo

学听学说,改变自己

全书共分七章,从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以及鼓励孩子自立,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全面细致地用真实案例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听与说体验,让我们豁然发现,要想改善亲子关系,要想让我们融洽的和孩子沟通,我们需要改变,更需要学习。

一、会倾听,和孩子产生共情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孩子兴高采烈地和我们分享一件事。可是,我们却并没有停下自己手中的活,孩子总是说着说着便没有了兴趣,面对一个心不在焉的听众,又有谁愿意继续分享呢?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愿意与家长沟通。

全神贯注地倾听是对孩子的尊重与接纳。事实上,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只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在诉说时,家长往往迫不及待地做出反应。而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是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的。其实,我们只需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二、说出孩子的感受代替否定感受

说出孩子的内心感受非常重要。一旦孩子知道他们正在经历什么样的感受,便能开始着手帮助自己。事实上,我们家长常犯的错误是总在否定孩子的感受。比如早晨起床,有时我们叫了几遍孩子还不起,嘟囔着困得很。想想自己,总是粗暴地说:“困什么困,再不起就迟到了。”有时我们想让孩子加件衣服,孩子却说自己热得很,我们又是一句“热什么热,变天了赶紧把衣服穿上。”

通过阅读,我发现诸如此类的否定孩子感受的情况几乎每天都在发生,久而久之,我们和孩子的矛盾会愈来愈突出。正确的做法是说出孩子的感受。某些时候,不用担心说出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更难过。恰恰相反,当孩子听到这些话时,心理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比如让孩子起床,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孩子,我知道你很困。”孩子生气地描述一件事,我们可以说:“孩子,你生气了。”也就是说,千万不要否定他们的感受,而是先接纳他们,通过倾听孩子情绪的宣泄,并说出他们的感受,打动孩子的内心。正确理解并说出孩子的感受,其实并不容易,这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反复练习。

作者同时提到,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比如:“我看出你很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该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三、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技巧

描述:当人们不断指出你做错的时候,你往往会有抵触情绪,而不太愿意去做你该做的。如果只向你描述问题,你就能把精力集中在问题本身上面。同样,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提示:接受提示比接受谴责容易得多。当我们给孩子提示的时候,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用简单的词语表达:长篇大论让人不知所云。有时,多说不如少说。孩子不喜欢说教和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说出你的感受: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千万不要让“你怎么这么讨厌。”、“你怎么这么笨呀!”脱口而出。孩子们愿意听到父母的真实想法。通过表达自己的感受,我们会变得更诚恳,同时也不会伤害别人。事实上,只要不受到攻击,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写便条:有的时候,文字比口头说更有效。

同样,这些技巧需要我们不断练习。在真正的突发事件发生时,我们才不会束手无策。

总之,这本书传递给我们很多看似简单却被我们忽视的道理。作者通过很多生活中场景的展示,让我们看到通过学习与练习,我们可以做到与孩子有效沟通,并且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我个人觉得,家庭教育没有捷径,她需要我们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静下心来学习、揣摩。想让自己的家庭教育少走弯路,让自家孩子早日步入正轨,品学兼优。我们需要克服贪便图快的错误思想,改变孩子先从改变自己开始。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