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对一个教学片段的思考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15 10:37:43 作者: rapoo

对一个教学片段的思考

今天下午,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孩子们对一段话的理解真是让我啼笑皆非。

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父母的爱”。教材出示了三个事例,其中第三个的主要内容是:李路杰对什么都感兴趣。一天把家里的电话拆开了,却装不上了。爸爸知道了,并没有责备他,而是鼓励说:“既然拆开了,就一定能装好。”结果李路杰装好了。然后要求孩子们谈谈对李路杰的爸爸这个做法的评价。讨论的场面是热烈的,让人欣慰的,就是质量不高:大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赞成这个做法,因为他乱拆电话还鼓励,明天还不把房子给拆了(我晕死了对一个教学片段的思考作文)?一小部分的孩子赞成这个做法,但是理由是:如果不鼓励,孩子就装不好电话了,这个电话不就报废了(又晕死对一个教学片段的思考作文,都挺心疼电话的)?只有吴博伦的意见是高屋建瓴:我赞成,因为这样做就极大地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了!但是这个答案,几乎全班的孩子都表达出了否定的意见。

孩子们的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呢?由于是下午的课,下面就接着写作文了,没有时间和孩子们谈谈,就在孩子们写作文的时间里思考了许久,得出这些答案,明天得和孩子们交流一下,以检验是否正确。

1、这可能反映出我班的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着误区——不喜欢孩子搞“研究”。有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可能都会动手搞一些家长眼中的“破坏”:拆闹钟,拆录音机,拆影碟机;解剖小玩具,甚至是小动物……这些行为要么会造成家里财产的损失,要么会把家里弄脏弄乱,要么使孩子受伤,反正家长看到这一切往往生气,对孩子斥责。可能我们班里的孩子大多数都有这样的经历?所以他们都认为李路杰爸爸的做法是很正确的!如果这样的话,家长们都大错特错了。孰不知,这一声的斥责,很可能扼杀了一个发明家啊。正是因为有好奇心,牛顿才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才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才成为了最伟大的发明家……实际上,人类创造的动力很大一部分就是来源于兴趣!真是得让孩子的家长们多读读“帆妮儿”的博文,学习“帆妮儿”的爸爸妈妈支持孩子进行“科学研究”的好的做法。

2、这一定发映出孩子们在阅读方面有欠缺——只注重了“量”,没有过多的注重“质”,即没有注重对文章的理解,因为从这个教学片段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理解能力并不高。刚开始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的时候,为了激发孩子们读书的兴趣,我在搞读书活动的同时,用了加分的办法来诱导孩子读书。很多孩子读书的动力并不是内心的需要,而是为了加分而读书。很厚的一本书,往往只用了三、四天就读完了。我在检查读书效果的时候为了不打击孩子们读书的热情,所提出的关于书的问题不是很深入,仅仅考察是否读过,并没有考察是否认真读过。按照我原来的设想,先鼓励孩子们大量阅读,可以“囫囵吞枣”,可以“不求甚解”,先养成习惯,培养兴趣,再提出更高的要求。看来,到了提出更高的要求的时候了。一方面检查孩子们读书情况的时候提出更深入的问题,必须是用心读过,用心思考的才能回答上来;同时在检查中发现用心读书的孩子大力褒扬,树立榜样,带动全班的孩子们都用心阅读,其实这方面的榜样是很多的,吴博伦就是一个。

不管上述的分析是否正确,得立即改进自己在引导孩子课外阅读方面的做法。如果分析的正确,再想办法改变家长的育儿观念吧。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