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勤劳对于孩子们意味着什么?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18 11:14:44 作者: rapoo

勤劳对于孩子们意味着什么?

今天在《教师博览》上看到一篇文章《勤劳真的是一种美德吗?》,这个具有颠覆性的题目乍看下来就十分吸引我。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是以勤劳闻名于世的,在我们的传统中作为一种美德被我们代代传扬。可是看完这篇文章之后,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我才理解了勤劳作为一种美德也是有相对性的。至此我想到了每天忙碌于学校与家庭之间学生们,他们不可谓是不勤劳,可是这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呢?

估计有人并不理解这种美德的相对性是什么,更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惊出了一身冷汗。作者这样写道“没有哪一个热爱吃苦更甚于享乐,热爱流汗更甚于热爱休闲。勤劳都是逼出来的,如果说有一个民族是以勤劳和耐苦闻名的,那么透过这种华而不实的名一定有某种比勤劳和耐苦更可怕的东西悬在他们的头上。比如严酷的制度、粗暴的管理以及落后的技术等,否则他就不会选择勤劳,而且一选择就是两千年。”同时作者还谈到同样的勤劳,对于秦始皇来说可能是一种美德,而对于像孟姜女这样的就未必。对于富士康老板们来说是一种美德,而对于宁愿跳楼也不愿意回到机房的马向前、祝明晨来说就不是。作者总结说道:“如果勤劳是被迫的,勤劳的人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无法体现其尊严和价值,在道德上就没有意义。”这些议论是我闻所未闻的,其实在工作中,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不也是“被勤劳”的吗?这种情况,让我们的工作慢慢的只是体现了某些个别人的意志,让生命的色彩在时间的消磨中逐渐暗淡下来。这怎么不让人感到惊叹,他打破的是我一直以来认识的误区,相信看到的你也会有同感吧!

也许我所要说的不仅于此,我想到的是这个错误的观念我们正在传播给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很多学生正在重复着类似的宿命。勤劳对于孩子们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是就是时间加汗水的体力打拼?是不是就是日光加灯光的疲劳作战?是不是书山题海的摸爬滚打?是不是就是大考小考的风吹雨打?这对于老师可能是一种美德,可对于孩子来说就未必。其实现在在复习,看到孩子们拼命做卷子背书我也会感到很欣慰,而对于那些痴迷发呆的真的会横眉冷对。可是每次成绩出来,并不是每一个勤劳的学生有回报。我每天都在教室里重复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可是面对这些曾今全力以赴的孩子,最后只能安慰他们重新再来。现在读完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多么的苍白,我们作为教师,到底该怎样看待学习中的勤劳。

正如作者所说的“勤劳是主动选择的结果,他在勤劳的事上感到满足,这种勤劳就是值得赞美的。”同时作者还说道“勤劳要体现人的尊严和价值才有意义。”那么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觉得勤劳应该是孩子们自己选择的结果,同时勤劳应该能够体现学生劳动的价值并得到他人的认可。可是有老师立刻会反驳我,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勤奋,怎么可能!现在有着这么完善的制度,这么细致的检查,老师不断地检查监督还不行,让学生自己选择怎么可能。其实,我要说的是当年福特汽车使用流水线作业,开启汽车时代时并不是因为勤劳;现如今美国的科技一枝独秀领先全球,同样我也不认为是因为勤劳;因为我们的勤劳更多的是起早贪黑,沐风栉雨,废寝忘食诸如此类等等,可是就算是我们的人民都这样,大清王朝不照样被人家欺负的不成样子吗!勤劳一定要体现相应的价值,对于孩子们来说,如何让孩子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各方面发展才更有意义。教师就是要相信并帮助孩子们找到这条发展的快车道,让孩子们选择他们想要的学习方式,让他们的勤劳能够获得回报。

我还依稀记得有本书上写到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的学生每天没有课下作业,就是到高三每天都可以睡九个小时,而且成绩非常的好。魏书生老师叫两个班语文,可是他兼任教育局局长,多数时间在外讲学。二者同样都没听说学生怎样怎样的勤劳,我觉得是两位老师用智慧点亮了孩子们的人生,最终被放大的是孩子们人生的价值和教师的智慧,而不是勤劳这种美德。如果有什么可以让孩子们的学习更有效,我宁愿希望勤劳能够少一点!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