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洗尽铅华教语文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0 10:38:15 作者: rapoo

洗尽铅华教语文

——听于永正执教的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有感

有幸在新乡再一次聆听了于老师的课,总有一种感觉,于老师的课才真的是返璞归真,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在于老师的课堂上,听课之人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舒服!于老师的课不张扬,但总能给人无穷无尽的遐想,让人回味无穷。

一、为师要有亲和力

课始,于老师问学生:大家看到我,应该称呼什么?有的孩子说“于老师”,于老师当然不满足这样的答案,然后指着自己的头发,暗示学生,一个聪明的小女孩大声说:“于爷爷!”于老师笑着响亮地答应,然后深情地说:“真好,把我当成一家人了,真亲切!你是我的小孙女呢!还能称呼我什么?”另外一个小女孩不甘示弱地说:“于外公!”(全场哄堂大笑)于老师微笑着说:“你真会举一反三,那你就是我的外孙女喽!”温馨的话语继续着,这样的开场白既能消除孩子与老师之间的隔膜,又能让孩子感到亲切!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经常用“还是我的孙女儿聪明!还是我的外孙女最优秀!”来夸孩子,一个个孩子卯足了劲儿,在“家人”面前尽显才华。于是,课堂上精彩纷呈。不能不佩服于老师的亲和力,他就像一个拥有魔法的天使,总能让孩子们在第一时间消除陌生感。而我们在教学中面对着熟悉的学生,依然不能消除孩子心中对老师的恐惧,那是因为我们始终端着教师的架子,而没有把孩子看做亲人。

二、字词教学要揣摩

不做“教师”,只做“导师”。这是于老师说的,也是于老师做到的。在他的课堂上,你听不到喋喋不休的讲解,你看不到精彩纷呈的课件,但你得到的是最高层次的享受。

“端端正正地写字,堂堂正正地做人”,这是于老师在指导学生书写生字时对孩子们说的,目睹着于老师站在学生身边,耐心地指导着孩子书写,让孩子们学会观察生字,学会把生字写得稳稳当当,四平八稳。于老师在课堂上不光用嘴巴强调,他最注重的是言传身教,他把自己在备课时练的字展示给孩子们看,那一个“妻”字写了5遍,一遍比一遍写得好。正所谓:字是练出来的!无止境,要练一辈子!这些话语掷地有声,耐人寻味。我想这些字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这是能洗涤孩子心灵的一剂良药。孩子们会想:这么老的老师还这样认真地书写,何况我还是一个小学生呢?!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灵也受到了不小的震撼,在我的教学生涯中,缺少的就是这种“用心育人”的精神。在备课时,我绝然不会去把课文中的生字这样认真地练上几遍,做到心中有数。我总有这样的感觉:我是老师,这么简单的字还用练吗?看来我确实得反思自己的教学,如何和孩子同进步!如何真正地发挥我这导师的作用?这些都需要我在教学中认真地揣摩,扎实地进行实施!

在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时候,当孩子们知道了“姹紫嫣红”的大致意思时。教师引导学生 “姹紫嫣红”中的“姹”和“嫣”给学生分析得很透彻:“姹”在字典中的意思是颜色多而鲜艳,,还有一层意思是鲜嫩。一个字的点拨就让学生感受到了花朵的美丽鲜艳,还有刚刚盛开时的娇嫩。从而也使学生知道当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会使用工具书!没有过多的提示,只轻描淡写地说:我在备课的时候,只要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就查工具书!这句话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产生的影响可不小,我想以后孩子们在预习的时候,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一定会查阅工具书的,这就是“导师”的功劳!

三、阅读教学须备读

在孩子们平淡无奇的朗读之后,于老师进行了范读,之后又让学生对他的朗读进行评价,说句实话,到这个环节的时候我都替于老师捏了一把汗,孩子们能评价得好吗?教了10年语文,听了许多节课,只要让学生评价,不外乎就是“读得很流利”、“读得很有感情”!但结果是出乎意料的,或许是于老师读得太精彩了,孩子们的评价也充满着活力,如:段与段之间有停顿(于老师的回答是:为了思考,没有停顿就没有思考的空间)、老师读的时候很有表情、语速慢,抑扬顿挫(于老师的回答:朗读是艺术,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等等,可以说孩子们的回答和于老师的范读一样精彩。或许这就是于老师范读的成功之处吧!看来我们备课时确实没有下到一定的功夫,早在原来的讲座中知道,于老师最重视备读,每一篇文章总要读许多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在理解文章的时候,于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引导孩子,引导孩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引导学生读有所获;引导学生要有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思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语文教师的主旨就是让学生学会“语文”,这简简单单的“语文”就应该像于老师一样简简单单地教!抛弃一切“花里胡哨”,抛弃一切与语文无关的东西,洗尽铅华教语文,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引导孩子们认认真真地揣摩字词,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朗读时要有真情实感,披情入文,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世界,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可以再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想法,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真正地发挥语文的魅力。

于老师说: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就让我们所有的老师行动起来,用自己的行为感染着孩子们,让他们快乐地在“语文”这个广阔的天地里翱翔!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