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读后感的读后感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0 10:38:17 作者: rapoo

从以上两篇读后感可以看出,初稿叙事清楚、结构简单,实际上通篇只是把《昆虫记——神秘的池塘》简要地说(用自己的话)了一遍,与其说是读后感,倒不如说是缩写、文章剪辑或者是讲故事!我们知道,读后感首先要读,然后才能有所感悟,读的内容应该也必须有所交待,但不能占太多太大的比例,更不能占去读后感的绝大部分篇幅(除非是为了充字数或者混稿费?),毕竟读后感类的文章重点在于读了以后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可是如果让一个8岁的、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写出完整的、连贯的、丰富的真情实感来,不仅需要相当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字功夫积累,说实在话有些勉为其难!

写读后感不能脱离原著的内容和框架限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感知、升华、宣泄,但是对于原著的叙述,字句的取舍,内容的分析以及读后感结构的安排都是很有技巧的,叙和议究竟占有多大的比例合适也要认真考虑。写文章,学生学习的一般顺序是语句——小文章——记叙文——散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而读后感严格说来就是议论文、或者说是夹叙夹议,初小阶段的孩子既然要写,要求可以不必太高。其实,读后感人人能写、大家都在写,即便是成年人或者专业人士,真正写得好的,能够出彩的并不多!好的读后感需要严谨的构思、深厚的文字功底、独具匠心的写作技巧、发自肺腑的真知灼见,有些大作甚至还要有一些时代感的!但不管怎样,受原著限制太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小得多,远不如直接命题文章写得潇洒、自在得多!也由此,好多人包括笔者并不愿意甚至惧怕写这一类的文章,当然也有错误的观念在作祟:认为这明显的只是让学生写的东西!

小龙女的第二稿稍有进步,不再记流水帐,但感悟方面却是很肤浅的,所占篇幅也极为有限,这里面有年龄、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也有接触的少、写得少,专项练习不足之故。通观《昆虫记——神秘的池塘》一文,我认为该读后感写作可以从三个方面下手:1、尽管你可能没有钱,可能没有事业,可能没有车子甚至房无一间、疾病缠身或是情感失落,但只要你去发现:生活仍然不失美好,光鲜亮丽,去感知、发现、拥抱生活吧!2、你可能不被理解,你可能是少数派,你甚至可能被人看作怪物,就像爱迪生学老母鸡抱小鸡那样,可是你在钻研、在思考、在专注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天生我材必有用!有头脑的人,往往是特立独行的天才,一番努力当然也必然是功成名就的!3、做一件事情,就要详细的规划,周密的布置,认真地观察,全身心的投入,持之以恒并且不断努力之下,终将有所回报!

写读后感的“感想”大多落在对原文内容、思想、主题方面的提炼,即便是专业人士大致也概莫能外,充其量对文章构思、遣词造句、写作艺术方面的独特技巧加上一些附带的褒奖语句而已。专注于某篇文章、著作的写作技艺从而有感而发的读后感,真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好的作品就更少了。而一般人,尤其是孩子甚至往往忽略了这些方面的交待。无可否认,内容决定形式(写作技法),我们期望读后感写作内容(主题、思想内涵)与形式(写作艺术)并重,是文化艺术界、文字工作者、教师的美好愿望。

顺便说一下,学校、家长、校信通提倡的读书和阅读活动,与我们通常地写读后感,尽管可能有前后或者因果关系,但我认为在实际中其侧重点应该是有所不同的:学生本人阅读书目,一般流于对文章故事情节的探究和未知事物的好奇;我们要求的阅读关注的则是识字能力、好词美句、写作技艺、美好思想的培养、知识阅历的积累和可资借鉴的模板;而读后感的写作侧重的是思想教育意义,适当顾及一下写作技艺而已!上述见解是否正确,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老哥帅帅)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