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行走在取舍之间的略读课教学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1 11:22:07 作者: rapoo

行走在取舍之间的略读课教学

五月下旬,焦作市实验小学的王文霞老师和我们育才学校的李莉老师,对略读课《麦哨》进行了同课异构的教学。通过这次学习,为我们在小学语文略读课文存在疑惑的小学语文教师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把李莉老师的教案和反思呈现出来,供大家研课。

麦哨

武陟县育才学校 李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找到自己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理由。

3、积累文中优美语言。

新授:

一、 导入

1、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随着作家陈益一起去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感受惬意的田园生活,共同来学习…《麦哨》。

2、 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我一起板书课题。知道麦哨是什么吗?你瞧,老师手里拿的就是麦哨。既然是哨子,就能吹响,谁来试一试?好玩吗?课文里还有更好玩的。让我们一起走进第24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大家看,这儿有个星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略读课就是以我们的自读自悟、交流讨论为主的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不认的字可以查字典。

2、 请同学们按照学习单的提示,同桌互相检查生词和句子。

3、 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成竹在胸,我相信,这两个句子大家一定能读好。

课文读通顺了,我们该怎么学习这篇略读课文呢?课前的自读提示给我们提出了具体任务。(你来读),其余同学思考提出了几个学习任务。(你来说),让我们带着这两个学习任务,认真默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品读感悟

1、 认真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读完后完成下列表格。

(1) 同学们能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来概括孩子生活中的事件。真是会读书的孩子。

(2) 这些事件中肯定有你喜欢的,请你画出来,并在旁边批注喜欢的理由。(投影展示割草这部分的批注)这是老师做的一个批注,大家可以模仿。批注完的同桌可以交流一下。

(3) 让我们来分享大家的学习成果。交流时大家可以先说一说你喜欢的是哪一部分,再把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 全班交流。

A、喜欢吹麦哨的同学请举手,请你来交流。让我们把这份快乐分享给大家。男生读1、2自然段,女生读7、8自然段。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吹一吹麦哨。(师生互吹)。像这种以麦哨声开头,又以麦哨声做结尾的写作方法,叫做首尾呼应。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一学。

B、喜欢翻跟头、竖蜻蜓、摔跤比赛的同学请举手,你来说一说。

C、喜欢采集茅茅针的同学请举手。(边出示幻灯边解释)茅茅针就是一种和茅草差不多的野草,当它顶部的茅穗裹在叶片里时,抽出茅穗可以吃。你来说。想不想尝一尝。我来读,大家边做动作边品尝,看谁品尝的有滋有味。什么滋味?真是回味无穷。男生读,女生尝;女生读,男生尝。读着,读着,我感受到孩子的生活是( )的。是呀,快乐、充实的生活,仿佛把我们也带到了田间地头,课文写的真形象,几个动词就让我们沉浸在茅茅针的甘甜与清凉中,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注意用词准确。

D、我有一个疑问,同样是孩子生活中的事件,作者为什么略写了翻跟头、竖蜻蜓、摔跤比赛?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根据文章中心,选材独特,详略得当。

四、 自主阅读,积累语言

1、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除了让我们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还让我们积累精彩句段。你准备积累哪些句子或段落呢?三分钟时间,争取做到熟读成诵。

2、 把你积累的句子或段落分享给大家。谁也会背这一句,一起背一下。

(教师巡视的过程中看看学生有没有积累盛夏美景的那部分,如果有可以顺势引导,如果没有教师可以推荐)

3、 这部分内容描写的是盛夏美景,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景物描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所以,老师推荐大家把这部分画下来。请同学们齐读一遍。

4、 此情此景,让我们不由发出这样的赞叹:

田野真是一幅( )的画卷啊!

5、 让我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着优美的旋律,把这幅美丽的画卷呈现给大家。

总结:我相信,此刻,这盛夏美景又为孩子们增添了一份欢乐。听,那欢快、柔美的麦哨声又响起来了。(师生互动吹麦哨),这麦哨声回荡在田野上空,将孩子们的幸福传得很远很远。

五、 质疑

课文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六、 板书设计

麦哨

快乐 首尾呼应

充实 选材独特

教后反思:

这节课试讲了两遍,今天这是第三遍。自己感觉第一遍最好,这一遍次之。究其原因,一是自己准备不充分,没有提前到会议室看一看有没有投影器,上课前才发现没有,又临时补了一张幻灯片,所以把自己和爸爸辛辛苦苦准备的麦哨也丢在了教室里,上课时才想起来,但是晚了。临时改一改导语,但那三分钟却实实在在有点慌。还有一点是自己上课时的评价语言单一,语言不优美,有的过渡语稍显生硬。由于学生回答的太顺畅,所以本节课有表演的嫌疑。但是这节课本班的老师确实没有讲过,由于听过我的第一遍试讲,所以她要求孩子们在预习时紧扣课前的自读提示,所以,孩子们准备的太充分了。这也给我们提一个醒,如果再遇到这样的公开课,只需要孩子们把课文读上五遍就行了。因为课堂上生成的东西远远比提前知道的东西要有趣得多。

当时接到学校给的这个讲课任务时心里很惶恐,这些年除了校级公开课和几次县级公开课,还真没有和市里边同课异构过。最起码自己要尽力。那如何讲略读课?如何不把略读课上成讲读课?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正在我愁眉不展之时,裴艳红老师给我送来了一系列关于略读课教学的文章。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这些资料看完,又和裴老师交换了自己的看法,开始着手备课。叶圣陶老先生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运用。如何体现略读课的补充和运用地位,是我这一次备课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所以我结合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让我们感受田园诗情,体味优美语言,还让我们积累精彩句段。还有本课的自读提示:看看文中孩子的生活是怎样的。找出最喜欢的部分,说说喜欢的理由。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完成目标一的教学时,老师放手,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检测。完成目标二的教学时,老师教给学生阅读批注的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批注,由扶到放,让学生在阅读中品悟,并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好多孩子在积累优美语言文字时都是随便一找,用我平时的话就是没营养的句子。所以,我在完成目标三的教学时,让学生自主积累祖国优美语言文字。我先让学生自主交流、积累,再引导学生如何积累优美语言。有一个由放到扶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积累优美语言的能力。由于是一节公开课,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要到位。所以,我又安排了质疑环节,有时间可以展开,没时间就可以省略。

这一次的课讲完了,但从这节课中发现了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许多不足。以后的我目标将更加明确。感谢这次送教下县。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读书人网 >六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