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训练到位”实践经验总结
二年级数学业务组
针对二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同时积极落实“五到位”有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我们业务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能在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有序落实,课后及时反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就拿“基础训练到位”来说吧!
一、课堂训练效果好。
我们不但在每节课的课前2—3分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在新授课结束之际,亦进行相关基础知识的练习(注意是每节课哦!包括练习课。)以便达到当堂掌握知识,及时巩固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时,我们先针对孩子们容易出错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再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法”进行适当的练习,从而达到强化训练,正确计算的目的。
1、口算练习我能行。
23+15= 76-23= 36+23=
36+22= 35-24= 48+51=
47+32= 98-74= 95-32=
64+21= 69-18= 44-24=
27+31= 84-52= 21+18=
2、竖式计算我最棒(带※的要验算)。
535+291= ※351+178=
二、专项练习来提高。
虽然孩子们经过课堂练习,基础知识已经掌握,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正确率,让孩子们在专项练习中得到提高。
例如:《基础知识专项练习》完全针对孩子们的基础知识设计,考察孩子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计算专项练习》在考察孩子们计算能力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专项练习》也在循序渐进的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针对性的专项练习不仅仅让孩子们把基础知识掌握的更牢固,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础知识梳理不可少。
每周的周五我们会出一份有关本周所学的基础知识小卷,作为孩子们对本周所学知识的一个小结,从而再次强化落实基础知识到位。
例如:本学期,我们二年级的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就是万以内的加减法,以及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所以口算、笔算的练习和知识梳理必不可少。而对“万以内的加减法”的知识梳理就是:
1、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最简便的方法是:先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再把所得的和(差)相加(减)。
2、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相应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如果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上借一当十,与本位数字相加后再减。
3、加法的验算方法:(1)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2)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1)差+减数=被减数;(2)被减数-差=减数。
总之,课堂训练的日积月累,课后的专项练习,对基础知识的及时梳理,以及孩子们解决生活中的基本技能的提升,无不彰显着基础训练到位的累累硕果!
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基础训练到位”的落实,对“自主学习到位”“合作交流到位”“教师引导到位”“拓展延伸到位”的加强,努力打造有效并高效的“五到位”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