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我飞翔(23)
老师来了
7:02,沈老师的电动车准时出现在我家楼下,后座上还坐着“五.6班写字第一快手”徐陈阳。
我连忙拉上窗帘,回头对爸爸妈妈嚷道:“来了,来了!”
爸爸连忙起身下楼迎接,妈妈则慌乱地理了理头发,擦擦桌子,重新摆了摆果盘——其实早在一个小时前这些都准备好了。
龙井在玻璃杯理冒着热气,我在课桌前大声读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妈妈的主意。
爸爸说她做作、多事。妈妈却坚持说客人来了端茶送水是最起码的礼貌,客人喝不喝那是客人自己的事。
“让华华用朗朗的书声迎接老师怎么叫做作呢?这才是对沈老师最好的欢迎仪式!”
“华华,快开门!老师来了!”
我飞快地起身,可妈妈已经抢在了前头:“沈老师,欢迎欢迎!这么晚了还来家访!快请进快请进。”
我一边向老师问好一边暗自感到好笑:刚刚7:05就说“这么晚了”?真是滑稽!
沈老师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7:05,紧赶慢赶,幸好没迟到。”
妈妈连忙说:“沈老师真客气,早一点晚一点没啥!”
“这很重要,”沈老师笑着摇摇头,“一分钟都不能迟到。”
爸爸让大家做了下来,徐陈阳却一个人走到餐桌前,打开笔记本,旋开笔帽,微笑着望着我们。
哦,原来他今天是沈老师的小秘书,负责做家访记录的。
爸爸妈妈和沈老师先说了很多问候和感谢的话,接着沈老师又向爸爸妈妈讲起了我在他心中的良好印象,还绘声绘色地插入了我在课堂上的几次“精彩表现”——原来我在老师心里竟然是这么好啊!
爸爸妈妈自然少不了一谢再谢:这都是老师的功劳!这都是老师教导有方啊!我们华华今年能跟着您学习,真是我们全家的荣幸……
瞧他们说得多肉麻呀!从很小的时候我就“有幸”旁听爸爸妈妈和家长的谈话,那真是说得情真意切、有理有度啊!今天这是怎么了?简直和一般的家长没什么区别嘛!翻来覆去就这几句感谢的话,就不能说点别的?比如我们的家庭读书会啦、“批评与表扬俱乐部”啦、“我们华华读了好多好多书”啦等等。
我突然感到一阵害羞,老师却一直亲切地微笑着,有时还扬起头爽朗地哈哈大笑。
“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沈老师稍微收敛了笑容,认真地说,“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大自然和父母给了孩子血肉之躯,社会和家庭(家庭方面主要是父母)给了孩子灵魂,老师和学校所起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大多只能在很浅的层面给予孩子有益的影响!”
“您说得有道理,”爸爸点点头说,“但是谁也不能否认真正的好老师的确能改变孩子的一生!反正我们华华跟着您是跟对了,这才几个月呀,变化就这么大!”
我有变化吗?以前怎么没听你讲过?
不过我知道爸爸一向不会说谎,他说我变化大变化肯定小不了。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时沈老师突然站起来,向爸爸妈妈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对目瞪口呆的我们说:“我真的非常感谢你们把这么好的孩子送到我身边,我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您为我们班为社会培养了一位这么优秀的好学生。等着瞧吧,我们纪明华终究有一天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的!”
一瞬间我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了世界的最高峰,我感到自己成了整个宇宙的中心,所有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甚至空气都在向我微笑、为我鼓掌。
爸爸妈妈也是红光满面、眼睛闪闪发光,互相激动地望了一眼,一起向沈老师鞠躬致谢:“沈老师,您……您真是……咳……反正是谢谢您了!”
接着沈老师又连珠泡似的问爸爸妈妈很多问题,比如“华华当年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小伙子入学之前是怎么教育的?”、“孩子从几岁开始和爸爸妈妈分床睡的?几岁分房睡的?”、“我现在能不能看看华华睡觉和写作业的地方呢?”、“请问您家双休日都是怎么度过的呢?”等好多好多问题。
爸爸妈妈一边带着沈老师和徐陈阳参观我的卧室兼书房一边认真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真不明白老师为什么这样做,很多问题,如几岁与爸爸妈妈分床睡之类的,和我的学习一点关系都没有呢!
可苦了负责记录的徐陈阳,从进门到现在他的笔连一秒钟都没停过,一直埋着头写呀写呀!真是可怜!
“还有5分钟。”徐陈阳看看表对沈老师说。
沈老师点点头,望着爸爸妈妈,我们知道老师要做最后的总结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沈老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说:“来时我们是按照纪明华同学的上学方式乘公交车来的。我数了数,总共9站路,先乘22路,到许慎度假村转17路,从22路下来坐17路要穿过马路。那是条主干道,人多车多,要提醒孩子特别小心。今天车走得不快不慢,总共用了将近15分钟。没错吧明华?”
沈老师微笑着望着我。
我连连点头,心里充满了感动。老师对我是多么的关心呀!我真恨不得马上冲进卧室,把自己的心里话写下来。
“今天不要写日记,老师走后你把刚才今天老师来家访的情景给爸爸妈妈叙述一遍,明天早晨我点名让你播这段新闻。”沈老师顿了顿,接着说,“明华,请你记住,小作家要当,演说家更要当啊!”
不知怎的,我突然觉得最后这句才是老师今天最想对我和爸爸妈妈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