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3 10:37:03 作者: rapoo

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思考

我时常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十八年前,当我刚刚参加工作,来到人民大道小学时,恰好是我校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进行“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的开题之年。工作三年后,我被学校选派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进修学习,为参与课题研究做准备。一年后,我回到了学校,参与到主体教育实验中来。1995、9——2002、8,我带着自己的实验班伴随轰轰烈烈的课题研究走过了自己教育生涯中最具成长意义的六年。2003年,当我又重新接一年级时,又恰逢新课程改革蓬勃发展之际。似乎我的每一个开始都伴随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浪潮。而这种改革浪潮所产生的冲击力无疑使我和一批像我一样满怀青春热望和教育梦想的老师在深感困惑与压力的同时也得到了最快的发展。

在叶澜教授主编的《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一书中,把教师分为“生存型的教师”、“享受性的教师”和“发展型的教师”三种。“生存型的教师”视教师职业为无奈的苦捱、知识的搬运工、无可奈何的选择、寻求更好职业前的跳板;“享受型的教师”视教师职业吃苦也是享受、把学生的成长当成教师最大的快乐、对平凡的工作充满热爱、在付出和给予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把教师职业看做自己生命的全部并把自己的生命全部灌注到教师这一职业中。“发展型教师”把教师看成是教育活动的反思者和研究者、以终生自我教育作为教师生涯的推动力、视教师职业不仅给予也在收获的有意义的活动。这样的教师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

回顾伴随实验成长的经历,我感觉许多参与实验的老师都已经完成了从“享受型教师”到“发展型教师”的转变。回望这么多年来自己的专业发展,我常常会感慨万千。有过刚参加工作时的激情与担忧,有过工作两三年后的从容不迫,有过进修学习时的如饥似渴、惜时如金;也有过刚加入实验研究时的不适与困惑;更有过克服研究过程中一个个障碍、解决了一个又一个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时的激动与幸福。如今,面对教育,我已有了更多自己的思考,有了一种心平气和的心态。能用发展的眼光、研究的心态面对我钟爱的事业。我深知,学生是变化的,课堂是变化的,教材是变化的,我们的教育理念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教师唯有不断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变化,才能面对变化从容不迫。

那么,青年教师如何在工作中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呢?我给大家以下建议。

一、学习是工作和研究的基础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再加上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师不学习是不行的,甚至学习得慢了都不行。因为知识也有保鲜期。当年参加实验时,所有的实验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自学教育理论、教育研究方法,阅读教育书刊,坚持写教育实验札记。如今,那一摞厚厚的实验札记本就是我最宝贵的事业财富。

在学习中,我有一点深深的感触,那就是,学习一定要围绕专题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能更有成效。而且,学习一定要有固定的时间。每天晚上的9:30—10:30是我固定的“读书时间”,在这个时间不学习就会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不踏实。

曾子说:“每日三省吾身”。每天晚上睡觉前,我们可以问问自己:今天我读了吗?今天我想了吗?今天我写了吗?我希望这成为许多年轻老师的习惯。

二、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课题研究能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和教师自身的发展,这是我参加实验十多年来最深切的感受。

我们倡导:“问题即课题、课堂即研究、发展即成果”,我们引领老师们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在研究中实践,最后,在研究中得以发展。

记得带一年级时,我曾针对当时语文教学中重视说话训练、轻视听话训练的现状,进行了“一年级儿童听话能力的培养”的实验研究,此项研究还被评为了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科研成果一等奖。中年级时,我带领老师们进行了“教给方法 指导阅读 大量阅读”的研究,总结出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学生读书的好方法。而班里的孩子们在这一实验中不仅学到了怎样选书读、怎样阅读书,而且养成了爱读书、善思考、勤动笔的良好读书习惯,受益匪浅。

青年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一定不要漠视自己的困惑,有困惑就想办法去解决,一个办法不行再试另一个办法,自己的办法不行就向书本寻找,向身边的老教师借鉴。其实这样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过程就是在进行课题研究。在这样的过程中,你和学生们都会受益,都会得到成长。

三、做公开课能加快教师成长

我喜欢做公开课,倒不是因为公开课可以给自己加上这样那样的光环,而是每一次的公开课都是一次“挑战自我、历练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你所有的学习成果、在实践中的思考、积累的所谓经验都会在公开课中得到检验、完善和发展。

去年,我曾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教学研讨会。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历的、相对成熟的语文教师,做一节公开课应该不成问题吧。可是我同样经历了从“自信满满”到“质疑迷茫”,从“全盘推翻”都“重新构建”的过程,在试讲的过程中,我一次次审视自己的教学理念,一次次向自己提问并努力寻求答案……最终,所做的《荷叶圆圆》一课被评为优质课一等奖。在这次做课的经历中,我体验了“教无止境”、“研无边界”。

教学研究可以带领我们前行,去追寻教育更高更美的境界。

追求改变现状,梦想会让我们与众不同。对于那些愿意在教育事业上走得更远的教师,愿意把教育事业作为一生的幸福事业去执着追求的教师,我想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