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想到的
7月26日下午,班主任李艳丽老师给我们做课例工作坊的开发课与研究指导,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李老师让我们以地区为小组,利用集体的智慧备出一节代表小组水平的课,选一人上台展示,每上完一节课再由其他小组成员再评议。
十五分钟过后,课堂展示开始了。首先三门峡市的一位女老师为大家展示了《分数的意义》一节课,大家也都纷纷发表了不同想法。接着是永城市的练军华老师为大家展示的微课---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这节课后的议课把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
练老师的课题为《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他是这样设计的:你们都骑过自行车吧?你想过‘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这个问题吗?学生纷纷摇头。这时他用动画分别给学生演示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自行车的车轮,它们各自的运动情况,让学生明显看到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时自行车走起来很颠簸,而做成圆形车轮走起路来就很平稳。为什么是这样呢?接着练老师又用动画演示车轮是圆形时为什么平稳,原因是自行车车轮中间的轴距离自行车车轮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相等的,并用红色线段明显标出车轴到车轮边上任意一点的几条线段,让学生初步感觉到圆的半径相等。还用动画演示出如果车轮做成三角形、正方形,车轴尽管也在车轮中间,但车轴到车轮边上任意一点的线段不一定完全相等,所以三角形、正方形的自行车车轮走起路来不平稳。接下来让学生研究剪好的圆形,什么是它的半径,什么是它的直径,在一个圆内半径是否相等,直径是否相等,得到圆的基本特征。
我在思考,前几天张冬梅老师说的话,让学生亲近数学,把抽象的枯燥的数学知识儿童化,通过老师的演绎使数学知识变得让儿童容易理解。可是练老师这样的教学设计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让学生费解自行车车轮什么时候又有了正方形、三角形的,这样的车轮怎么能滚动起来呢?没等我开口,另外一个小组的老师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于是大家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练老师辩解道,在他们那个地方用的教材中有个这样的链接:车轮为什么做成圆的而不做成方的?他也没做过多思考,上了这节微课。最后班主任李艳丽老师从微课怎么上给练老师收了场,我也没好意思再说自己的改进方法。后来另外几个地市的老师也展示了他们的课,大家也都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建议。
下课后,我的思考还没有停下,我认为既然是研课,还应该把自己对《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节课的改进方法告诉做课老师本人,与做课老师交流。于是找到练老师本人,把我的个人观点做了陈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的确生活中没有方形的车轮。练老师说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反衬出圆转动起来的平稳性。我告诉他,在生活中我们的自行车车轮都是圆形的,这是孩子们的共识,但有时自行车载重量过大,会把车轮压变形,成为椭圆形车轮,孩子们也有这方面的常识。这时出示两辆自行车,一辆车的车轮是圆形的,另一辆车的车轮是椭圆形的,让学生从中选择一辆骑着比较舒服的自行车。同学们肯定都会选择车轮是圆形的那辆,这时老师再用动画演示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那辆骑着舒服(车轴距离车轮边沿上任意一点的线段相等),而车轮是椭圆形的那辆骑着不舒服(颠簸),是因为车轴距离车轮边沿的线段不完全相等。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得出在一个圆内,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这些圆的特性。这样设计一方面用压变形的椭圆形车轮也能反衬圆的特性,同时也符合生活实际。练老师笑着点了点头。
通过今天下午的活动,我感觉一个人的力量的确是微不足道的,只有集体备课议课,才能使一节课趋于完美。就像张冬梅老师备课那样,她的后面也有一个庞大的教师团队,一个老师只有在团队的协作下,才能使自己的专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