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刘少奇教育孩子“一管二放”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5 11:32:34 作者: rapoo

刘少奇教育孩子

——“一管二放”

2013-1-3

今天,我读了“刘少奇怎样教育孩子”,知道了,他的方法是:一“管”二“放”。刘少奇说:“对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么要管呢?不好好学习,品德不好要管。什么要放呢?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这样,孩子可能要跌些跤,但只有这样做,才能使他们受到锻炼,更好地成长起来。”

读了刘少奇的话,我感觉很是在理,就先来说说这“管”:孩子年龄小,正是上学学科学文化知识的大好良机,学习是他们的第一要务,是理应好好学习的。如果不好好把握学习的大好时光,那么就像农民不好好种地,工人不好好造机器,老师不好好教书,医生不好好给患者看病……轻者说是不务正业,重者说就是不称职、不合格,或者渎职、失职,理应调离或辞退。所以,学生的天职是学习,不好好学习时家长就要管;学习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也要管。

现代的社会,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心理健康是第二位的。我们培养的是祖国的接班人,所以“育人”是第一位的,“教书”是第二位的。社会上流传有这样的说法:“身体残缺是半成品,智力残缺是次品,思想、心理不健康是危险品。”所以,品德不好必须要管,而且要严格地管,要下大决心、花大功夫去管。因为,思想决定意识,意识指挥行动。一个人,思想品质不好,那么再有才,只能用在斜处、歪处,只能用在不当的地方,给社会、集体、家庭造成更大更坏的影响,或者带来更大的损失、损害。

再来说说“放”:吃苦耐劳的事情,经风雨,见世面的事情,都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干。

现在孩子少,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被视为掌上明珠,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上小学了,还不会用筷子吃饭,穿衣、洗脸都是家长包办代替,岂不知,这样溺爱孩子的结果就是使孩子变得动手能力越来越差、越来越笨。孩子遇到事情,家长总是替孩子冲锋陷阵,考虑得十分周全,孩子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从来不知道遇到事情或者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使得孩子的脑子越不用越笨,以及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思考。

孩子得到的容易,就不知珍惜。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们成人不能代替孩子去成长,不能一刻不离地把孩子揽在怀里,孩子总要长大的,孩子总要独自面对问题,独自闯天下的,所以,应该孩子经历的事情就让孩子去经历,应该孩子去实践的就让孩子去实践,应该孩子去面对的就让孩子去面对,我们不都是在磕磕绊绊中走过来的吗?如,小孩子摔倒后,都是先看看成人,如果,没有人搭理他,或者叫他快点起来,他就会像没事一样独自爬起的;如果成人过分地关注,孩子则哇哇大哭或者死活不站起来。还有,少年天才大学生,因为上大学离不开妈妈的照顾而退学的也不是一个、两个。总之,我们要相信孩子,要放手孩子;爱孩子,就要让孩子去担当。

读书人网 >一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