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28 10:38:22 作者: rapoo

指导学生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作文题目: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所在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所选课文:《我们的民族小学》 《金色的草地》 《爬天都峰》《绝招》。这四篇课文除了第一篇《我们的民族小学》写的是小作者的学校学习生活,其余三篇均为描写小作者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和小伙伴在草地上观察蒲公英,吹蒲公英;和一位老爷爷互相鼓励,两人一起爬上天都峰;小伙伴在一起比试绝招,自己在奶奶的启发下练习绝招。这些课文所选题材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富有儿童情趣,语言活泼、生动,是非常好的写作范例。

学情分析:根据往年的经验,学生写此类作文,不容易跑题,选材没有问题,但是往往对事情的叙述没有细节,内容空洞,缺少情思。

解决对策——

一、铺垫性“小练笔”。

安排铺垫性“小练笔”,为的是指导学生叙述事情时能够把细节写具体,尤其是会写动作细节。

1、阅读例文

我让学生阅读《绝招》一课,从文中寻找“动作细节”。如2自然段:结果一个个先后都憋了气,惟独他,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

他俩表演完,都把目光投向瘦小的小柱子。小柱子的鼻尖出了汗。他想了一会,站起身,面向大树,两只胳臂往地上一撑,脚掌靠树来了个倒立,不料,二福立刻还他个不靠树的倒立。

我让学生阅读、批画这些细节描写,想象小伙伴使出浑身解数比试绝招的劲头,从中体会正是因为有了以上动作细节,事情叙述得才具体、生动,小伙伴互不服输的心理表达得惟妙惟肖。

2、例文比较。

仅仅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还不够,我再举出学生作文中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比较,如:学生写写伙伴在一起游戏,总是写我们玩儿啊玩儿啊,玩得可高兴啦,最后依依不舍地回家了;自己在家里擦桌子,总是“擦呀擦呀,擦得满头大汗,最后终于把桌子擦干净了”;写拖地,总是写“拖呀拖呀,累得我满头大汗,终于把地拖得干干净净”;写摘苹果,也就是“我摘呀摘呀,我累得腰都酸了,终于摘了满满一大筐”等等……

两相对比,学生对叙述事情时的动作细节有了一定的认识。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是较为粗略,是很不精细的,对文字的驾驭能力也较弱,所以,作文指导如果仅仅到此,远远不够,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具体地观察指导。

3、指导观察

接下来,我就安排课堂上亲自指导观察、描写动作细节。我选择了“擦皮鞋”这个素材,因为擦皮鞋这件事道具简单,方便操作。

正式观察前我让学生说“擦皮鞋”这件事所用到的动词,很多学生都说“擦”。紧接着,我开始演示擦皮鞋,让学生观察,并要求一边观察动作,一边准确地说出相关动词。我擦着皮鞋,学生观察着,说着我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板书着。最后黑板上出现了以下13个动词“拿、套、、拧开、挤、抹、放、涂、转动、蹭、打、拍、洗、晾”。

在此基础上我启发学生:“叙述事情一定要将重点情节的动作分解开,具体地去描写。还有,你们是小孩子,擦皮鞋时,动作一定不如我老练,肯定会有很多意外、有趣、新鲜的事情发生,写出来一定很有意思。”

4、进行练笔。

我安排学生晚上回家给家长擦皮鞋,边擦边注意观察体会细节,并写一篇小练笔,学生的作品收上来了,看着一篇篇内容具体、情思丰富的文章,我十分欣喜。以下是几篇学生例文。

特别的作业

李月展

今天何老师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给父母擦皮鞋。听了这个作业,我心里一下子沸腾起来,我恨不得现在就来擦皮鞋。因为平时都是父母照顾我,今天我可以当一回李保姆,照顾他们了!

一回到家,妈妈不紧不慢地问:“今天是什么作业啊?”

“保密!”我冲妈妈做了个鬼脸,“今天的作业你不许管,我得先擦双皮鞋!”

“真不知道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妈妈纳闷地说。

我从鞋柜里找了一双又黑又臭的皮鞋,这双皮鞋已经在我们家呆了很久了,可以从鞋面上看出它的岁月。

我拿了一管鞋油、一个抹布、一个鞋刷开妈擦皮鞋了。我先拿起抹布,把皮鞋上的尘土给擦去。我拿起鞋油挤呀挤,怎么也挤不出来,我找了根牙签,捅了捅,用力一挤,只听“扑哧”一声,鞋油挤得我满手都是。我去洗手间洗了洗手接着干。

我这次可不乱挤了。我先把鞋油往鞋上挤了点,拿起刷子开始刷。先用小的刷子把鞋油平均的抹开,用大的刷子在鞋面上来回的刷,鞋子一点一点地变亮。我再用抹布把两只鞋上的鞋油给擦去,一双做过美容的鞋显得更加明亮!

原来擦皮鞋这么简单,以后妈妈或爸爸就不用去大街上擦拭皮鞋了,我就是他们的擦鞋匠了!

第一次擦皮鞋

三(6) 刘奕辰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项擦皮鞋的作业。

晚上,一回到家,我就拿起爸爸脏兮兮的皮鞋开始擦,首先,用布把皮鞋上的土给擦掉,然后拿起鞋油,在皮鞋的前后左右都挤上了黄豆一样大小的鞋油。第三步,我拿起鞋刷,均匀地把鞋油涂开。爸爸的鞋大得像船,我的小手怎么也拿不牢,妈妈说:“你手里的皮鞋在跳舞么?要把鞋拿紧才能擦得更好!”我按妈妈教给我的方法把鞋拿牢,拿起布使劲擦,鞋面越擦越亮,妈妈告诉我最后一定要拿布使劲擦,这是擦皮鞋最关键的一步,只有拿布使劲擦,皮鞋才会擦得油亮亮,还有可以把多余的鞋油给擦掉,这样穿鞋时也不会弄脏裤子。

皮鞋终于擦好了,爸爸正好也回来了,看到我擦的皮鞋赞口不绝道:“真好,真好,儿子擦的真亮,比爸爸擦的还好呢!”

“没什么啦,小意思!”我偷偷揉着酸酸的手腕说。

二、拓宽选材思路,迁移写作方法

1、拓宽选材思路

学生有了写擦皮鞋的成功经验,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把动作细节叙述具体,并从中表达情思的写作能力。做到这一点还不够,接下来我运用谈话法拓宽学生的思路:“课余生活的范围非常广,只要不是上课、写作业,都应该算是你的课余生活,那么同学们课余都有哪些事情印象很深,值得一写呢?”学生小嘴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个个写作材料都冒出来了:和爸爸去钓鱼,全家去内黄打枣,在老家焖红薯、掰玉米,暑假登山、看大海,在小区里捉蛐蛐,在三角公园放风筝,在家里床上翻跟头,做手工,踢足球,下棋等等。我肯定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材料。

2、迁移写作方法。

写作思路拓宽了,我对学生说:“你能够抓住动作细节把‘擦皮鞋’这件事写得非常精彩,也同样能够把你其他的课余生活写精彩。”接下来,我便放开手让学生去写他们各自的课余生活,要求选取一个点,写出动作细节,把事情叙述清楚,表达出情思。收上来学生的作品,心里乐开了花。以下是学生习作。

摘苹果

三(6)班 张荣赫

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妈妈提议说:“咱们去南乐摘苹果吧,那里的苹果可是远近闻名的好吃。
说去就去,吃过早饭,我们约上表哥就马不停蹄地来到果园,“快看,苹果园到了”哥哥大声地叫着,我透过车窗一看,马路两边到处是成片成片的果园。真是一眼望不到边。

一下车,我和哥哥就迫不及待地跑进果园,我抬头一看,啊!苹果真多啊!一棵棵苹果树上挂满了又大又红的苹果,好像一个个小灯笼,把树枝都压弯了腰。在阳光下一晃一晃的,真是美丽极了。
我小心翼翼地爬上弯弯的果树,踮起脚,轻轻地伸开胳膊,左手抓住树干,右手握住苹果,使劲一拧,苹果就乖乖地落到了我手里,我使劲咬了一口,啊!苹果的汁就飞花四溅,喷了我一脸,嘴里立刻感觉甜丝丝的,脆脆的,好吃极了。

不一会儿,我们就摘了几袋子的苹果,通过这次摘苹果,我知道了,自己摘的苹果,才是最甜的。



剪辣椒

濮阳市实验小学三(6)班 王思蕴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姥姥家后院剪辣椒。

姥姥家后院种了十多棵辣椒。我看见一朵朵辣椒花白白的,“小脑袋”向下垂着,像一个个小灯笼,非常好看和可爱。小辣椒红彤彤的,像一个个小月牙。哈哈,小辣椒正练习倒立呢!有的红红的辣椒在跟我们玩捉迷藏,我对这些小辣椒说:“嘿嘿,不要以为我找不到你们,叶子一扒开,你们可就逃不掉了。”

妈妈开始教我怎样剪辣椒:“先用一只手拿住它的小身子,另一只手拿着剪刀,往它的小‘头发’上‘喀嚓’一下子,不就剪下来了吗?”我点了点头,心想:哦,原来这么简单啊。我把妈妈挤到一边,迫切地说:“让我来!让我来!”妈妈把剪刀递给我,我就照妈妈说的去做,但是奇怪,小辣椒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妈妈看我一脸迷惑不解的样子,笑了一下,提醒我:“要用剪刀刃的后半部分去剪,这样剪刀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力量。你用剪刀尖儿去剪,当然剪不下来了。”我就将剪刀往前送了一下,果然剪掉了,我可真厉害!

不一会儿,二十多个辣椒的“小脑袋”被我剪了下来。看着这一小堆辣椒,我心想:这些胜利的果实是我用双手和劳动换来的,我心里真高兴啊。还是劳动最快乐!

翻 跟 头

三(6)胡松然

今天晚上,到睡觉的时间了,我还很兴奋,就在床上来回打滚儿。妈妈看见了,说;“儿子,你翻个跟头让我看看。”

“翻跟头?”我说。“我不会翻。”

妈妈疑惑地说:“什么?小的时候还翻得挺好的,怎么现在不会翻了?起来,我给你翻一个。”我连忙给妈妈腾地方。我还没看清楚怎么回事,妈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到了床的那头。逗得我哈哈大笑;“再翻一个,我没看清。”

妈妈摆好姿势:“看好了,就翻这一个。”只见妈妈两手按在床上,头朝下,两脚一蹬,“骨碌”一下,像个圆球一样滚到了床的那头。看着妈妈那滑稽的动作,我笑得前仰后合,肚子都疼了。只听妈妈说:“该你了。”我忍着笑,学着妈妈的样子向前翻。因为没掌握好,滚到了床的一边,妈妈把我拽过来,不满意地说:“不行,再来一次。”这回,妈妈一手扶着我的一只手,另一只手一推我的屁股,我一下就翻了过去。

“翻跟头”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那么容易。经过我的“刻苦”练习,我掌握了技巧,终于学会了翻跟头。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一个跟头翻到了月球上。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