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究竟什么是成功的教育?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3-31 10:43:24 作者: rapoo

究竟什么是成功的教育?

-----读《中国新教育风暴》有感

今天,读到了一本书《中国新教育风暴》。从翻开这本书,我的眼球就像是被吸铁石牢牢牵引着一样,在浑然不觉中一口气完成了这次旅程。这本书没有深刻道理的阐述罗列,没有令人叹服的引经据典,更很少有华丽的修饰辞藻。作者仿佛只是在绘声绘色地给读者讲故事,如亲友闲谈般的随意,如春风送爽般的舒适。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让读者在故事中产生反思,在反思中领略收获。

文章从北京某校特级教师的一次讲课入手,拉开了整片文章的序幕:

“课堂上,老师语言精练,没有废话。老师教态从容,板书漂亮,极有条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踊跃,而且答得相当有水平。
  老师间或又在黑板上写出若干字。有些字,老师大笔一挥画上一个圈,或一个框,或一个大三角,看起来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像一个框架图。
  整堂课,老师没有擦一下黑板,板书上没有多余的字,写上去的就是重点,就是学生该抄到笔记本上去的。老师继续提问,学生解答仍然踊跃,仍然不乏精彩。
  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流畅。”

就在中方教育部门的领导等待外国专家高度评价的时候,听到的却是:

“学生都答得很好,看起来学生们都会了,为什么还要上这堂课?”

可以看出,中西方的教育观念有着天壤之别。接下来,作者在“石景山区教工委大院”采访了特级教师王能智老师,由于他著名的谦虚,作者会后先访问了张院长。张院长讲述了他在新西兰考察访问时发生的事情:

很多人的经历就是惊人的相似,正如本篇文章的开头,张院长也曾观摩过新西兰一所小学的五年级数学课。课堂上,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每个篮子里有24块蛋糕,6个篮子里共有多少块蛋糕?”

新西兰五年级的学生用各种方式踊跃回答,很有成功感。

可是,这不是我们二年级教的吗?

接下来,他又讲述了他在新西兰遇到的三个中国人:一个是在新西兰以打工为生的武汉某大学副教授;一个是在新西兰当出租车司机的国家纪委干部;还有一个是在新西兰当车行老板的台湾人。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地域,但是,他们去新西兰的目的却惊人的一致,那就是:为了教育。

新西兰小学五年级学的是我们国家小学二年级学的内容,难道说他们的教育比我们的好吗?

“新西兰达尼丁市的奥塔哥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在全世界都很受欢迎。搞生物工程的学生还没毕业,英国、美国的企业就到那儿争着预订毕业生去了。”那位当车行老板的台湾人很好的回答了我们的问题。可以肯定小学五年级那个蛋糕题,并没有妨碍他们的学生最终成为世界上受欢迎的学生,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高质量的学生。

那成功的教育又是什么?作者认为成功的教育是: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自信心的培养;是思考习惯的培养,是……而不是填鸭子式的灌输;而不是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而不是学生某阶段的高分数,而不是……

接着作者又从“正螺旋”与“负螺旋”、“压力”、“理解”……等几个方面一针见血地阐述了中国教育问题的关键所在。

文章最后,作者又利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前面提到的王能智老师的经历和他的家庭:他的女儿毛毛一出生就有不能正常凝血的问题。从小,毛毛就不能像正常孩子一样玩耍,从小毛毛就一直靠药物支撑,这样身体状况的孩子的学习情况可想而知。可王能智没有急躁,而是一点一滴的付出,就在毛毛上完初一的时候,她终于可以停药了,而且她还成为了名列前茅的三好学生。在颁奖典礼上,她激动地说:“爸爸,医生说,我可以不用再吃药了,真的,我是个健康人了!”王智能留着眼泪笑着说:“毛毛,你一直就很健康!”

文章就像一篇叙事小说一样,以近乎完美的结局收住了笔触,没有结论性的总结,没有大篇幅的教导,却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读了这篇文章,我又一次陷入了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思考。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习上能够有所建树;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衣食无忧;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后能够出人头地。中国孩子的上学压力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的,中国的就业压力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正是这些压力,把我们这些家长引入了一个急功近利的误区,让我们以为高分数就是成功的教育,却忽视了躲藏在高分数背后的教育的真谛。其实,细细想来,高分数只是成功教育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就好像“心理”和“行为”的关系。他们之间确实是有关联的,但是,有关联并不等于就可以画等号。我们可以说好思想一定产生好行为,但是好行为的背后不一定就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好思想。一个只关注孩子的行为,而不关注孩子思想的人,又怎能称其为成功的教育者?

成功的教育应该是育人:育一个身体健康的人;育一个积极向上的人;育一个以学习为快乐的人;育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怎样育一个成功的人”才应该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应该重点去关注的问题。而不是单纯的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现象。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作为下一代的教育者,只有找准了方向和目标,才可能有正确的方法,才可能在教育上少走弯路,才可能对孩子的教育不留遗憾!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