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幸福的方向第二周周记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4-01 11:11:16 作者: rapoo

幸福的方向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读后感

也许是对做一个幸福教师的无限渴求,所以当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后,就毫不犹豫地把书拿在了手中。利用暑假时间,我仔细通读了被誉为“山东教育界精神领袖”陶继新老师写的这本《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一书。这本书书收进了陶老师的三个讲演录,“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打点幸福人生”、“孔子的精神世界”。

开始时被这本书吸引的最大原因是书中列举了很多名家的个案,如生命教育者肖川、制定班规的李镇西、学养深厚的于漪、关注读写的朱永新等。后来在翻阅这本书时真正打动我的是书中所阐述的“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以及“打点幸福人生”这两个章节的内容。其中作者提到读书是“教师生命成长的必需,读书教学相得益彰,读书与思考同行”等观点我深有体会。正如书中所说 “家有万贯资产,位居高官者,可能是精神高贵者,也可能是精神贫瘠者,而一贫如洗,甚至是行乞街头者,有的却可以安贫乐道。”细细品味着这本书中的语句,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 “幸福感”也渐渐清晰起来,从书中我似乎找到了幸福的方向。

幸福从平凡的工作中来。

幸福离我们并不遥远,幸福就是我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导语、一篇教案、一段经典的自我陶醉。幸福就是学生一次整洁的作业、一份满意的答卷、一张来自远方的贺卡、一句真诚的“老师好”;幸福就是学生微笑着倾听你滔滔不绝时的满足……多少次,当我们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我们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当我们看到自己昔日的学生成了有用的人才时,我们的幸福是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教师职业的幸福,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行走。

幸福从平和的心态中来。

幸福不仅仅来自工作的收获中,更来自平时良好的心态。陶老师在书中所谈到的“淡泊名利的李秀伟”、“心境平和的李兰铎”、 “心如止水的杜维明”,这些老师无不令人肃然起敬。他们心态平和,名利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过眼云烟,他们在乎的是自身的成长,生命的质量,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之泰然,失之淡然”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平和的心态是一种人生修养,一种人生境界。用平和的心态来对人对事,会想得开,不斤斤计较,不计较生活中的得失。淡泊平和,就会拥有一份好的心情,一份好的心境。平和的心态会让我们心情轻松,不会因为面前的不顺心而影响了心情,影响了做事的冷静和理性。宽阔的心胸,平和的心态,可以让我们学会知足常乐,知道了生命的意义。拥有了平和心态,你就拥有了充满活力的心情,平和心态,会让你快乐,让你勇敢,幸福便会不期而至。

幸福从快乐的读书中来。

在“读写成为生命成长之双翼”一篇中陶继新老师提到关注读写的朱永新教授在“教育在线”网站发表《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示》,明确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千字文(计360万字)来本公司。”理赔办法也写得一清二楚:“入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这看似一笑谈,但是却蕴含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肩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任务,我们更肩负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要使自己能够真正承担起这份重任,就必须读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读书越多,他的知识就越广博,他上课就越精彩。读书与教师的成长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也是培养情感的重要源泉。读书会让教师变得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更加远离浮躁的心态,让教师更加富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读书的旅程永远也没有终点,知识的海洋需要不断地注入新鲜的源头活水。在读书中感受工作的快乐,生活的幸福。只有这样人生才能不断地充实,生活才会更加的阳光灿烂。

读完这本《做一个幸福的老师》,我渐渐找到了幸福的方向——让我们一起从平凡的工作中发现幸福,从平和的心态中感受幸福,从快乐的读书中品尝幸福,努力尝试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吧!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