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九年级第一次家长会---记录点滴(十六

发布时间: 2018-04-02 10:45:12 作者: rapoo

周日下午,我来到学校,这是继儿子升入九年级后第二次走进校园。同开学报到那天一样,细雨蒙蒙,可这两次的心情却大不同。开学送儿子进入学校,我对孩子即将开始新学期有着憧憬、期待,也有能不能适应毕业班生活的担忧;经过短短两个月,今天进校感觉是踏实和平静,因为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已经适应了紧张生活,按部就班的向目标奔跑。

跟随着儿子来到五楼,走到他班教室门口。外墙上贴着段考班级优秀之星和进步之星的照片,我扫了一眼,一行八人,有五列,四十人在榜。心里掠过一丝儿叹息,怪不到前段儿子思想有波动,考后张榜公布优胜者,同学们进班前可以瞅见,随时提醒他们要努力追赶,处于这种紧张氛围下的孩子,家长理解并及时疏导孩子焦虑心情很有必要。教室内已坐满了家长,我找到孩子的座位坐下,一下子像是坐在了书堆里,每个学生的书桌上都摆着一摞摞书,仅留下胸前的一小块儿空地可以写字。扫视四边,看左右墙壁上贴着几幅竖标,用以激励学生。‘彩虹风雨后,成绩细节中’,‘健康是最好的财富,知识是永恒的追求’,‘做最好的自己,创最棒的班级’。‘只有付出别人不愿付出的努力,才能得到别人不能得到的收获’。

正在遐想时,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只见一个头发谢顶、中等个头的男教师站在讲堂上,难道他就是那个学生口中‘不一般’的李老班?

正是他,这个李老班的开场白,我还真感觉到他的‘不一般’。他说:“我理解的教育就是家校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努力,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发现和挖掘孩子的潜力,激发起他的积极性和主动进取意识,进而实现自我改变。我教的知识不多,但我会让学生学会很多东西。”他的观点和我比较欣赏的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的教育理念相同-----“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如果用我做家长的标准去要求老师,我认为不是看他灌输、传授了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能不能开启学生的潜能,启迪学生打开智慧之门,点燃希望之光。

李老班重点向家长介绍了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希望家长配合学校做好:

一是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注意均衡营养;

二是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休息,晚上学习不要超过11点;

三是要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鼓励孩子,培养他的自信心;

四是指导孩子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不看网络小说,不上网吧玩游戏,特别强调不能带手机进班,更不能手机上网;

五是要帮孩子养成良好的读背书习惯,多读多背;

六是关注学生的偏科现象。这里重点提到了我儿子,此次段考,数学英语考满分(120分),理化政史四科也是只扣一到三分左右,唯独语文这次才考了93分,比单科最高分同学(110分)少了17分,中考要的是八科(加体育)成绩,若有一科弱形成短板,会影响最后的总分。其他同学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偏科现象,他希望家长注意并引起重视,一定帮孩子把偏科的课补上去。

七是提醒家长及时调整孩子的心态,既要有适当的压力,又不能太过心急,形成心理疾患。

八是引导孩子尊重老师,认真配合老师上课。

最后李老师说:“我算了算,今天离中考只剩下7个月零16天,随着中考脚步的临近,在座每位家长的心中都有疑问,“我的孩子能不能考上高中?”我可以告诉大家,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知识难度不高,物理化学历史政治这四门基本上学的是单元性东西,只要认真都能拔上去,语文只要多记多练,同样能提高上去,数学英语要多下点功夫。不过,学生只要愿意努力学习,最后都能考入理想的高中。”

他提出学习成绩优异需要具备的六个条件,我觉得很有启发,我的理解是:

一是要有个好老师。学生求学路上遇见一个迷茫时及时引导,苦恼时及时疏导,骄傲时及时呵斥,自卑时及时鼓励的老师,是人生路上的最大幸事。我感觉李老师就是一位良师,他能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分类指导。段考成绩一出来,他第一时间给我儿子谈话,语文抓紧时间提高,其它各科保持住现有程度即可,并要求孩子眼光不能只盯着中考,要往高考需达到的标准积聚能量,因为他看出来,儿子是一个懒散的孩子,如不设定高目标,容易满足于现有成绩而停滞不前。

二是学习要有目标。有明确目标的学生,不管遇见再大的困难,他会想方设法的去克服,去完成。家长要帮孩子学会把大目标分解成许多个小目标,比如,我希望考上某某中学,成绩需达到多少分,各科需保持在哪个水平,假如现在是数学和英语这两科达不到,那么还差多少分,以后重点攻克这两个弱项,再分析数学和英语主要是哪一块差,可集中时间去提高单项。制定好一个个能跳一跳,够得着的小目标,容易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是一个限时的学习计划。我认为,初三的学生,时间紧,任务重,每天该学什么心中要有数,一定要会给自己制定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早上读背语文英语,中午预习,晚上做数理化等等,精确到每一门,每一个时间段,学会把时间有效的利用起来。

四是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好的方法能让学习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课前预习,课堂认真听讲,课后复习,及时总结的好习惯,会让孩子学习更自觉主动,紧跟老师的课时进度不掉队。

五是要找到内在的学习动力。从我儿子这一段自主学习的劲头来看,我深深地认识到,如果孩子自己要成长,自己要学习,那么家长会很轻松,你只需搞好后勤服务就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是一种脑力劳动,而脑力劳动的特点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状态”才能学好。学习动力强的孩子,他们经常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保持奋发向上的精神,勤奋努力持之以恒自觉主动,深入学习,认真扎实走好每一步。如果没有内在动力,缺少主动进取精神,孩子是无法学习好的,家长要引导孩子发挥他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六是父母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老师教八十多个学生,不可能面面考虑和关注到每个学生,而家长就不同,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也最容易和孩子心灵沟通,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投入精力的多少,在初中阶段就会显现不一样的效果。大多数家长从小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现在收益的是一个能静下心来,专注学习,按老师的要求做好事情的孩子。而部分家长面对进入青春期孩子出现的厌学、迷恋玩吧、叛逆不听话现象束手无策的时候,也可能与早期与孩子沟通交流少,给孩子的关爱不够,才导致他把兴趣转向其它方面。所以,这群进入初中最后阶段的孩子,他们更渴望家长的爱和理解,更需要家长的帮助,赶紧关心和关爱他们吧,因为爱可以化解一切。

家长会结束,很多家长都受益匪浅,我也知道了自己下步的任务,就是配合学校和老师,发现赏识孩子的点滴进步,帮助孩子确立自己的学习方法,鼓励引导他克服困难,疏导和消除前行中的困惑和烦恼,让孩子顺利度过初中这段关键时期。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