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继续教育讲课,我主讲《创新和创新教育》,于是,对关于创新的小故事特别留意。
蹲厕的时间,看了几篇小故事:《发水》、《没有左臂的小男孩》、《鼹鼠与鹰王》、《黑痣》、《休息》、《赚钱的智慧》……
《赚钱的智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让我不得不反复思考。
故事如下:
有个年轻人决定凭自己的智慧赚钱,就跟着人家一起来到山上,开山卖石头。
当别人把石块砸成石子,运到路边,卖给附近建筑房屋的人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竟直接把石块运到码头,卖给杭州的花鸟商人了。因为他觉得这儿的石头奇形怪状,卖重量不如卖造型。
就这样,这个年轻人很快就富裕起来了。
3年后,卖怪石的年轻人成了村子里第一座漂亮瓦房的主人。
后来,不许开山,只许种树,于是这儿成了果园。
当地的鸭梨汁浓肉脆,香甜无比。每到秋天,漫山遍野的鸭梨引来了四面八方的客商。乡亲们把堆积如山的鸭梨整车整车地运往北京、上海,然后再发往韩国和日本。
鸭梨带来了小康日子,村民们欢呼雀跃。这时候,那个卖怪石的年轻人却卖掉果树,开始种柳。因为他发现,来这儿的客商不愁挑不上好梨,只愁买不到盛梨的筐。
5年后,他成了村子里第一个在城里买商品房的人。
再后来,一条铁路从这儿贯穿南北。这儿的人上车后,可以北到北京,南抵九龙。
小小的山庄更加开放搞活了。乡亲们由单一的种梨卖梨起步,开始发展果品加工和市场开发。
就在乡亲们开始集资办厂的时候,那个年轻人却又在他的地头,砌了一道3米高百米长的墙。
这道墙面朝铁路,背依翠柳,两旁是一望无际的万亩梨园。坐火车经过这里的人,在欣赏盛开的梨花时,会醒目地看到4个大字:可口可乐。
据说这是五百里山川中惟一的一个广告。那道墙的主人仅凭这座墙,每年又有4万元的额外收入。
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某著名公司的老板来华考察。当他坐火车经过那个小山庄的时候,听到上边的故事,马上被那个年轻人惊人的商业智慧所震惊,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
当日本人寻找到这个年轻人的时候,他却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
原来,他店里的西装标价800元一套,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750元;他标750元,对门就标700元。一个月下来,他仅批发出8套,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一下子批发出了800。
日本人一看这情形,顿时失望不已。但当他弄清真相后,又惊喜万分,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原来,对面那家店也是他的。
别人按重量卖石头,他按造型卖;别人卖蟠桃,他卖装蟠桃的篮子;别人建厂卖果脯,他建立广告牌子;别人卖东西同行是冤家,他自己给自己当竞争对手。石头本来是建材,建房、修路是其正常用途。于是按重量、按体积贱卖是很正常的。这是人们司空见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年轻人却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了石头的新用途——观赏。从平常中找出不平常,从一般中找出特殊,这需要突破思维定势。
我想起了这句话:谁是最大的敌人?自己!什么是自己最大的敌人?自己的成功和经验。多做题能够提高成绩,于是,“题海战”盛行不衰,成了教育的法宝。有的人,不但做题,更重视思考,重视总结、重视归纳、重视举一反三,于是,他们脱颖而出。
从“1”加到“100”,正常的是一个一个累加,人人都这样做,高斯在思考简洁的办法,于是出现了50对构造成和101的数列求和(1+100,2+99,3+98……)。
老先生让众弟子背诵圆周率,大家都在哇哇死记硬背,只有一个小学生另辟蹊径:
山颠一寺一壶酒,(3.14159)
尔乐,苦煞吾;(26 535)
把酒吃,酒杀尔(897 932)
杀不死,乐而乐。(384 626)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不允许学生出错,不允许抬杠,不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我们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吗?
不敢越雷池一步,永远无法培养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