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无所谓”有时是一种“伪装”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4-04 10:38:40 作者: rapoo

“无所谓”有时是一种“伪装”



夸奖不行,训斥不行,软也不吃,硬也不吃,有的孩子似乎对什么都无所谓。这样的孩子特别让人头疼、让人无措。有人形容这样的孩子“油盐不进刀枪不入”。其实,极少有不可救药的孩子,多数情况下是我们没有找到孩子的“软肋”。 有时孩子表现得无所谓,其实是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或是逃避现实。拨开浮云,看穿“伪装”,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



纯就是这样的孩子。他几乎令所有的老师感到头疼,他的父母也很苦恼。



你看,课堂上,别的学生都坐得端端正正,偏偏他低着头,或是懒洋洋地趴着。老师批评他,他干脆趴在桌上睡觉。作业有时写得工整,但有时一片空白或是明明写了却不交。气得老师要放弃他,他却一脸无所谓。



父母也常拿纯没辙。老师老是告状,家长气不打一处来就数落他:“你总这个样子,不嫌丢人哪?”“我丢我的人。”纯的意思是:跟您没关系。“你就不能争口气吗?也让别人喜欢你佩服你。”家长说。“我就是我,管人家怎么看。”他又是一脸的无所谓。



可是,这样的孩子就真的对一切都无所谓吗?



那次期中考试,纯竟和监考老师发生了冲突。原来,考试的时候纯提前完成了,便向四周看看。而他前面的学生想抄袭,扭过头看纯的卷子。监考老师走过来,在他俩的卷子上都写上了“作弊扣掉20分!”纯顿时就发炸了:“凭啥扣我的分?谁说我作弊了?”他脸涨得通红,眼睛也几乎要喷出火来。监考老师没有理他。纯气哼哼地把卷子揉成一团,趴在桌子上,一直到考试结束。回到家,他把门摔得很响,哭得稀里哗啦。



妈妈等纯的情绪平静下来,问清了事情的原委。然后,她悄悄地给纯的班主任打了个电话,请班主任找机会和纯谈谈。



考试成绩出来了,纯因为扣掉二十分而与年级前一百名无缘。班主任把纯叫到办公室,刚提起那二十分,纯的眼泪就出来了。这个长得五大三粗的男孩子脸上的桀骜不驯似乎被泪水冲去了不少。



“老师相信你是个追求上进的学生!你在乎分数,说明你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路遥知马力。以这次考试为起点,大踏步前进。以后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用分数说话,用进步证明……”班主任语重心长地说。纯竟乖乖地点点头。



班主任和纯的妈妈再次沟通,决定以分数为“诱饵“,让纯慢慢改变,逐步提高。纯是个对批评特别敏感(或者说反感)的孩子。一听到批评训斥,就像刺猬立马就竖起浑身的硬刺。又像一种小动物,一遇到危险,立马躺下装死。其实,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对于这样的孩子,他们决定多赏识鼓励,多耐心引导。



找到了纯的“软肋“,老师和纯的家长对纯多了期待与包容。有时纯还是表现得无所谓,但成绩在慢慢提高。让他彻底不再”伪装”,



需要一个过程,或许要等到他变得足够自信和优秀。



一把锁,你用很大的蛮劲、很粗的铁板很硬的东西也撬不开,可一把小小的钥匙轻轻一拧就开了,那是因为钥匙走进了锁的心里。对于看似一切都无所谓的孩子,我们也需要走进他的心里。用心地寻找,一定能找到那把钥匙。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