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做练习是先讲后做,因为我考虑这些特殊学生由于阅读量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导致学生理解题意的能力有限,而且,学生所使用练习册是针对健全学生编排设计的,因此我认为先讲后做可以减低学生的学习难度,但之后却发现效果并不理想。本次就先让学生做,然后在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本次练习中发现存在的几个问题:
1 没有好习惯
主要是没有阅读的好习惯。宋丽君拿着书来问一道题,这道题主要是问题表述“一个长4,宽2.5的长方形纸,以他的长边为轴转动一周,得到一个什么体?它的底面直径是多少?它的高是多少?”我问:“你读题了吗?主要内容是什么?”“没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很多学生没有读题的好习惯。
2 自主学习性较低
“圆柱的上、下连个面叫做( ),周围的面叫做(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 ),一个圆柱有( )条高。”这是在学习新课时强调过得,学生也都掌握的很好,因为在复习中我问生答,互动的很好,而且即使没记住,课本中也有现场的答案。王佳慧问这道题,我说“你读题了吗?”“读了,还是不会。”“来、再读一遍!”我逐字逐句的点着,她来读,还没有读完,她说:“我知道了。”他发现,有些学生学习没有独立性,非常依赖老师,这些学生需要老师的鼓励和帮扶,慢慢学会脱离拐杖,独立学习。
3、学生学习需要鼓励
(1)今天调整了学生座位,把郭靖柯调到张锋硕旁边,帮助张锋硕。毕竟是七年级学生了,张锋硕明白老师的意思,在心理立刻决定自己太笨了。我对张锋硕说“老师不忍心你一直这样不断的退步,所以让郭靖柯来帮助你。但是你以前数学学习非常好,只是现在退不了。你说是什么原因导致你退步的呢?”张锋硕听到在老师眼中还是有有点的,眼神里的自卑立刻消失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