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4-08 10:36:27 作者: rapoo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作文

目标

1、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

3、进一步理解、掌握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进行判断。

4、能运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难点

梳理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过程

一、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1、复习比和比例的含义

(1)把下面的式子进行分类 (小组交流)

8:9 4:5=8:10 1/10:x=1/8:1/4

6:0.75 3.6:5.4=0.8:1.2 60:50

(2)为什么这样分类?这两类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我们用一个表格来表示出比和比例之间的区别。

(小组在一起整理)

(3)小组展示

比例

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构成

由两项组成,分别叫比的前项和后项

由四项组成,两端的两项叫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比例的内向。

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用途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2、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

(1)回忆: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什么是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小组整理正反比例的练习与区别

相同点

不同点

关系式

正比例

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而且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

两个量的变化相同,两个量的比值相同

y/x=k(一定)

反比例

同上

两个量的变化相反,两个量的积相同

Xy=k(一定)

(3)小结

A、两种相关联的量。若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若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若比值和积都不一定,则不成比例。

B、应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要先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找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对应数值,再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方程解答。

二、练习巩固,运用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      ( )

(2)如果a :b= c :d ,那么ad=bc      ( )

(3)如果ab+5=12,那么a与 b成反比例      (   )

(4)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减两个内项的积,差是0。(  )

2、判断题: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并说说关系式。

(1)长方体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   (    )

(2)车轮的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    )

(3)圆的面积和它的半径。

(4)如果y=5x,那么y和 x成反比例。 ( )

(5)人的体重和身高。           (    )

3、先判断成什么比例,再列式解答

(1)一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240米,照这样计算,织8小时可织布多少米?

(2)一个农业专业组平整土地,原来打算每天平整0.8公顷,15天可以完成。结果12天完成任务。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顷?

(二)综合应用

1、把5克糖放入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2、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们的比值是( )。

3、如果A×3=B×5,那么, A:B=( ): ( )

4、工作时间一定,做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做零件的个数成( )比例。

5、在圆周长公式c=πd中,( )和( )成( )比例。

6、王叔叔和周叔叔是好朋友,他们俩合伙开了一个儿童玩具店,店面房产属王叔叔所有,年租金3万元,两人各拿出6万元投资,到年底共创利7.5万元。你认为怎样分比较合理?

三、归纳总结,评价反馈

这节课学到了些什么?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