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未来 肩上有责任
---观名师考核展示答辩会有感
今年名师考核改进为公开的展示与答辩,牺牲了双休日时间,观摩了二十多人的展示与答辩。心有所感,以文记之。
感一:评委的提问指向求实,值得点赞
五中校长丁桃红、二高校长李红军、教育局张学真、子路小学焦丽娟评委提的问题有:
1.“区域定位能力” 是难点,你是怎样突破的?
2.你们通过名师工作室解决了教学中的哪个问题?
3.你主持或参与研究过的哪个课题最满意?
4.你是通过什么方式发挥名师作用的?
5.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对习书记“四有”中“仁爱之心”的理解.
6.从你最近读过的书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7.你认为濮阳高考成绩下滑的原因是什么?与师德有关还是与教科研有关?
8.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过程中,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
9.从你校先后学习与实施先学后教,到三疑三探,到五步教学法,你觉得效果好吗?为什么?
10.你给你工作室的老师推荐了什么书籍?
11.你是如何解决自我成长和帮带团队、学校工作之间的矛盾的?
12.你从一名慈母型的老师转变为严父型的老师,改变的原因是什么?经过了怎样的心路历程?
13.你制定的师带徒的计划是什么?
14.你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自己的教学风格。
15.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把读和写结合起来的。
16.你是一名很有激情的老师,你是如何让你的学生充满激情的?
17.你所教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
……
感二:初中、高中还是主要学科分数的天下?
这些名师中的一线教师也好,学校管理者也罢,说到成绩时, 除了荣誉称号、获奖证书,爱把学生的成绩与同年级的,与兄弟学校的,要进行一翻对比。在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上,在指导学生的具体方法上,在钻研教材的收获上,在学科活动实践的开展上,鲜有人谈到。看来,初中和高中还是分数的天下。更让人郁闷的是,有一位名师说:现在的教辅资料真是坑爹,不用不行,用吧不好。还有一位名师大谈自己如何对付早晨起不来床迟到的学生,吐露着“慈母”转向“严父”的无奈。面对如山的不好的教辅资料,领导们、名师们和老师们们针对学生实际博才众长再自编教辅资料多好啊。基础过关的,复习巩固的,能力提升的,冲刺高峰的……为什么让那么多不好的教辅资料夺去孩子们的休息时间,为什么让孩子们在简单重复或高不可攀中失去学习兴趣?孩子们睡眠时间的严重不足,给他们造成多大的身体和心理的伤害?初中和高中是孩子们成长的乐园还是人间地狱?呜呼,今天,我还没有看到希望的曙光。
感三:名师之间的差距也挺大的
名师们有8分钟的展示,从2015年的师德、教科研、工作室、成绩及2016年计划等方面展示,然后是答辩。我听的小学初中高中的都有,其中不乏令人肃然起敬者,他们德才兼备,视野开阔,躬身实践,有总结提升,有真知灼见。也有的所谓的名师徒有虚名,假、大、空,甚至有的初中、高中老师的语言表达包括普通话实在不怎么样。
印象最深的是韩素静老师。她把工作称为自己的“命业”, “命业”的根是读和写,读让自己丰富起来,写让自己深刻起来。她的三遍读书法是:边读边画,摘抄,梳理与深思。她坚持用“每周一随笔,每月一本书,每学期一节观摩课”要求工作室人员,用“优点不漏,不足找够,方法给透”评议课,用52个课例写成《上一节朴素的语文课》一书。
是的,教育工作哪有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基本的教育原则几千年前就有了。我们只要拥有较高的专业能力,搞清楚学生到底需要什么, 想着学生的未来,担起助学生爱学、会学、善学的责任,陪学生健康成长,就是一名应该升天堂而不是下地狱的老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