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教育,我放心
浮利古
国家和政府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愿望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且写在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发的文件上,更多的还写在了教育局或学校的墙上。标语很醒目,口号很响亮,人心很为之振奋,至少我是这个样子的。可是,现在的一些事情不能不让我有新的思考:我们的教育不只离“让人民满意”有距离,恐怕连“让人民放心”也还有些差距,至少在某些方面。所以,我想说,我们应该首先办好让人民放心的教育。
这种想法最近比较强烈一些。像我跟学生经常讲的一样,生活给了我结结实实的教训,让我能够有勇气也有思想面对现实。校园安全问题屡屡见诸各大媒体,这就不用说了。人身安全在校园都会受到一定的威胁,这样的教育作为家长你能够放心吗?如果说,校园安全问题是社会其他因素对教育的干扰,尚属情有可原的话,至于是不是情有可原我想不仅人民清楚,教育主管部门也心知肚明,我只是说“如果”;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教育内部的事情吧。如果要找一个切入点的话,我愿意谈谈幼儿教育。
关于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连封建社会的有点见识的家长都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远的不说,说说民国时期的认识吧。
我们的国家把幼儿教育确实也提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可是,幼儿教育还是不能让人民满意,甚至连放心也做不到了。幼儿在幼儿园接送自己的路上会因为车辆侧翻而殒命,在幼儿园中会因为没有带作业本而被教鞭轮番抽打,甚至会因为犯了错误被关在黑咕隆咚的小屋子中“深刻”反省。可怜这些孩子,恐怕还不明白什么叫“反省”,更遑论“深刻”了。这样的幼儿教育,人民如何放心?如果你是家长,你的孩子上着这样的幼儿园,你放心吗?可惜的是,这样的幼儿园似乎不是个例;更可惜的是不少孩子连这样的幼儿园也上不了。
事情发生了,国家和政府很重视,处理了很多人,关停了一些没有资质的幼儿园。可是,这样的结果是什么?这些园中原有的孩子上幼儿园更难了。况且,这是出了事的幼儿园,没有出事的幼儿园是不是都有办学的资质?是不是也得等出了事情再去关停,再去处理责任人?亡羊补牢固然有道理,可是,不能在羊还未亡的时候就把牢补好吗?二者相比,后者是不是更有价值一些。出事的代价太高,高到什么程度,你知我知,天知地知。
再问,这些没有资质的幼儿园为什么能够存在?谁允许他们办学?他们为什么愿意冒这么大的风险来办学?他们不办学对谁影响最大?这几个问题倒过来思考可能会有些意思。他们不办学对谁影响最大?幼儿,不少幼儿将会没有幼儿园可上。谁家的孩子连幼儿园都上不了,家长的心中是什么滋味?尤其是在“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今天。我们的孩子连起跑线都找不着,怎么可能赢得辉煌的人生?即使不这样想,不能对自己孩子施以应有的教育肯定是父母的失职。不想举出幼儿园入园难的例子,举不胜举让人有些失望。因为有了幼儿教育的市场需求,所以就有了为了谋取利益,同时也客观上解决了幼儿上学困难的幼儿园的出现。可是,无论是公立小学的幼儿园,还是社会力量办的幼儿园,总该有人把把关,看他们有没有办学的资质。谁是这些幼儿园的有关部门?恐怕带“教育”二字的国家机关应该是和幼儿教育相关的部门。这些部门为什么不去审查办学资质?有人说,他们行政不作为。也许是。可是,我们假设一下,假如有教育部门对这些幼儿园的办学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又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这恐怕就又回到了前边说的情况,大量的幼儿将无学可上。当然,有爹可拼的幼儿会好一些。这还得是这“爹”有足够的拼的资本,否则,那就不好说了。明知其办学资质不够,还要允许他们把学校办下去,还不敢去查,查了就不能办。而他们不能办下去,这幼儿教育就不好办。到底该怎么办?谁能够出面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给人民一个放心的幼儿园让人民的孩子上?我觉得,社会力量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恐怕还得靠政府。尤其是我们的政府,如果拿出举国办运动会的气魄来办幼儿教育,我们有理由相信,国家会给我们一个放心的幼儿教育。
幼儿园的办学资质是个大问题,可是,更大的问题是幼儿教育者的资质。无论是鞭打4岁幼儿,还是3岁女童被打屁股,最终调查的结果都是这些教师没有幼儿教师资质。“幼儿园的老师一般都没有从业资格证,不要说我们学校,整个某某县也不会有哪个幼儿园的老师有从业资格证。”这是出了事的幼儿园所在小学老师也是该小学校长的女儿所讲的一番话。我相信她说的是真的。一方面,她是行业中人。另一方面,我生长在农村,对县城及其以下的乡镇的幼儿教育状况还是比较熟悉的。教育部在
如果能够解决幼儿园的办学资质问题,也解决了幼儿教师的从教资格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有了比较充足的理由对教育放心,同时也就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充满了更大的希望呢?
(2013年1月3日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