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小麻雀》一课时,学生学会歌曲之后,我是这样引导孩子创编歌词的。
书上的原创歌词是这样的:
“小麻雀喳喳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支歌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在引导学生创编歌词前,我请大家先想一想小麻雀的特点是什么,爱喳喳叫,爱蹦蹦跳,所以作者把它写成一个爱唱歌、懂礼貌的小麻雀。
接着我请大家说一说:“你最熟悉的小动物是什么?”学生只说出小动物的名字很容易,有说小狗的,有说小猫咪的,有说小鸡的......我告诉他们:最好对齐歌曲的节奏,能不能把“小狗”变成三个字,马上有学生回答:“小花狗”、“小黄狗”。
那么小狗的特点是什么呢?很忠诚、爱摇尾巴、吐舌头、吃骨头等等。好了,把小狗当成你最要好的朋友编进歌曲中吧。很快学生编出来了:
小花狗汪汪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摇尾巴呀,见了小朋友啃骨头。
小花狗汪汪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笑一笑呀,见了小朋友伸舌头。
“我们大家一起唱一唱”,学生兴致很高。
接着,我请四人小组为在一起,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想把哪一种小动物编进歌中,选一种一起来创编。每个孩子都要发言,谁说得好就采纳谁的意见。编好了再连起来说一说,然后听老师放伴奏音乐,各组小组长领着组员再练唱几遍。最后请几个组分别上台表演一下自己组新编的歌词。
二七班:
小花牛哞哞叫,走起路来慢吞吞,见了妈妈真高兴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小老鼠叽叽叫,走起路来捉迷藏,见了妈妈挤一挤呀,见了小朋友躲起来。
小象啊嗯嗯叫,走起路来重重的,见了妈妈扬起鼻子,见了小朋友跑得快。
小鸭子嘎嘎叫,走起路来摇摇摆,见了妈妈点点头呀,见了小朋友问声好。
小花猫喵喵叫,走起路来静悄悄,见了妈妈打个滚呀,见了小朋友握握手。
小白鸽咕咕叫,蹦蹦跳跳来回跑,见了妈妈点点头呀,见了小朋友飞上天。
二三班
小公鸡喔喔叫,走起路来真神气,见了妈妈扑扑翅膀,见了小朋友唱支歌。
小绵羊咩咩叫,走起路来静悄悄,见了妈妈撒个娇呀,见了小朋友微微笑。
小青蛙呱呱叫,走起路来蹦蹦跳,见了妈妈唱支歌呀,帮助小朋友捉蚊虫。
最后我提出:如果你选的小动物不经常能听见它的叫声,怎么办?同学们讨论总结出可以说它的其他特点,比如:
二四班
小乌龟胆子小,走起路来慢吞吞,见了妈妈咧嘴笑呀,见了小朋友点点头。
小金鱼吐泡泡,游起泳来起波浪,见了妈妈转个圈呀,见了小朋友摆摆尾。
二三班
小孔雀真漂亮,走起路来尾巴翘,见了妈妈跳个舞呀,见了小朋友开个屏。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
一、组织音乐活动,必须面向每一个小学生。音乐课应该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挥潜能的机会,应该允许学生有个性化的独立见解。
二、音乐活动不仅要重视艺术实践的结果,也要重视艺术实践的过程,重视这个过程中的探究与创造。让学生在编创与活动中提高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主要表现为即兴演唱、演奏和律动,以及对音乐的不同演绎。
三、加强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如:音乐与文学、历史、地理、民族等。
通过对《小麻雀》原创歌曲的分析,学生懂得了怎样编歌词,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进四人小组进行有效的创编活动。这个过程让学生明白:编创歌词每个人都能做到,当你做不到的时候,可以从小组同伴那里得到互助,通过训练,逐渐地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在编创中,兼顾到节奏、语言、自然常识的准确,达到了音乐与文学的融合,提高了思维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