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任何理由都不允许我们耽误学生一分钟上

发布时间: 2018-04-25 11:22:31 作者: rapoo

在新学期里,我们强调规定:

任何理由都不允许我们耽误学生一分钟上课时间。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要求所有教师,必须精心备课,必须上课关机,必须提前2分钟在教室门前侯课,必须保证上课期间不离开课堂,必须按时下课。

精心备课要做到:凡是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先试做一遍,精选习题,分层作业;凡是课前需要准备的教具,要提前落实,万无一失;凡是要求学生准备的学具,要提前通过校信通和家长沟通;语文教师备课要备课外阅读,数学教师备课要备单元测试。

候课要做到:先整衣冠,大方得体,调整心态,面带微笑,提前组织,静息后课。课前不驱赶学生,不大面积训学生,营造课前其乐融融的氛围。

上课要做到:入场就入戏,上课讲情趣,精讲还巧练,高效每分钟。没有任何理由接打手机,没有任何理由离开学生,没有任何理由驱赶学生,没有任何理由不给学生上课,没有任何理由不按时下课。

为什么这样做呢?这和学校提出的以人为本,建立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符合吗?

完全符合。

教师要经营幸福的教育生活,需要学生的尊敬,学生的热爱。

如何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热爱?

我们给学生提供的习题太难了或者太容易了,甚至错误了,肯定会影响我们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如果出现把题讲错了,就更影响我们的形象,一旦老师被学生看不起,不要提被尊重,一切教育都无从说起,甚至被学生嘲笑、戏弄。

没有了敬服,就没有教师的教育效果。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自教师的能力和人格魅力,教师的教育水平决定了自己的人格魅力。

所以,我们要求:凡是给学生留的作业,教师要事先做一遍,凡是给学生推荐的图书,教师要先阅读,备课要深入浅出,讲课要前后联系,和考题类型联系。

教师养成候课习惯,学生必然要学会课前准备。上课了才匆匆跑进教室,上课了还打打闹闹的现象就会得到有效地遏制。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就是一种习惯影响另一种习惯。

老师不候课,上课铃响了,磨磨蹭蹭离开办公室。学生呢?上课铃响了磨磨蹭蹭离开乒乓球台,甚至才跑去接受,不知道及时回教室。

老师到教室已经上课好几分钟,学生乱糟糟的又是几分钟安定时间。你可以做,学生也可以做,于是就会出现无视教师存在的现象。没有开始上课,教师已经有了烦躁情绪,我们还如何享受上课的乐趣?

所以,我们要提前到岗,主动经营自己的幸福教育生活。

我们首先给学生定规矩:下课铃响出教室前,要换课本做好下节课准备,课代表去找下节课老师,能不能上课,需要什么样的课前准备;上课铃响马上入教室,静息等待老师上课。起立问好,彬彬有礼,弯腰90度,声音洪亮真诚。

我们给学生要求清楚了,适当训练一下,学生学会了候课。老师又能提前到岗督察,逐渐成为习惯。看着学生们安静等待上课,听着学生们很提神的问候,我们在心情愉快中开始上课,不亦乐乎?

关于上课关机,我认为更重要。正讲到精彩处,手机响了,接不接?接!打乱思路,影响了学生,破坏了我们形象?不接!打电话的人不高兴,挂人电话是很不礼貌的事情。你关了机,任是谁都要等待你,也都能理解,这是规定,你在上课吗?况且,一心不能二用,你也不可能丢下一班学生,再去做别的什么事情。

关于驱赶学生出教室,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学生没完成作业,赶出去补作业,学生捣乱了,赶出去反省……诸如此类的原因,看似合理,实则很失策。

学生不做作业,要么是不会做,要么是懒得做。不会做赶出去,本节课照样不会,下节课还出去吗?懒得做,出去还是不做,就会惹你生气。学生捣乱了,你赶出去,能起到教育目的吗?我们不怕学生犯错误,就怕学生故意犯错误,就怕学生老师顶着干。惩罚是为了促进反思,是为了让学生改过从善,赶出去很难实现这个目的,这实在是很不明智的选择。

如果学生捣乱了,教师拂袖而去治学生,那就更不妥当。等老师告诉学生,我怕了你们了。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有没有经常这样做的老师,被学生喜欢,有好的秩序。有没有那个老师,靠着拒绝给学生上课就制住学生的。

综上所述,我们冷静思考,没有任何理由允许我们耽误学生一分钟上课时间。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