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热烈而宁静的日子
——暑期日子回顾(1)
宋新菊
走过一段历程,如果不注意回顾,或许有些东西就永远失去了,而如果我们有了阶段回顾的习惯,你就会发现岁月的确因为积累而变的精彩。这段暑期热烈而又宁静的日子里,我们怎样走过呢?
我常想,如果没有珍藏岁月的习惯,只是挑选了有趣的事情藏在脑海中,全然不知自己一路收获了什么,也不会懂得自己是怎样一点点成长起来的,更难以发现自己成长的魅力。
儿子的时间观
儿子根本不知道十分钟究竟代表着多久,所以有时候他认为十分钟时间太短,他的拼装尚未完成,有时候会认为十分钟时间太长,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面对这段时间。
如果你告诉他,十分钟就是他拼装完一个小型的装甲车所用的时间,他仍不
信任,因为他的每一次拼装都是不相同的,都会在中途改变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创新拼装,所以我想用亲身体验的办法感知十分钟次次都不成功,因为拼装未完成就要终止,他当时沮丧的心情早就忘记的时间。
如果面临完成任务去体验时间的话,在朝向目标的迈步阶段,他深深的为自己不知道十分钟究竟是多久而焦虑。
哎,这真是一个复杂而烦恼的问题。
儿子却乐了,别想了,我再用拼装装甲车来体验一下,好吗?
儿子的胜败观
儿子性燥。
儿子善弈。
我总是陪练。
又一次在对弈中出现了进退维谷的场面,我突然巧辟新径,儿子眼见失败已成定局,于是气躁,暴跳,不服气。
我该如何与他一起面对“胜败之论”呢?
我抱起真正气躁的儿子对他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儿子却纠正我说“所有厉害的人物都是要多次胜利才行的,我就要多次胜利。”
想胜利很好呀,但是不能违反游戏的规则去胜利呀!
儿子不能很清楚的把握游戏的规则,他的规则意识还不能很清晰的建立起来,但在自己和同伴们游戏中,他还是很想捍卫游戏规则的,于是我想让他和我的激战中,把我始终和同伴放在相同的位置。不能因为对手是妈妈就能违反游戏的规则。
我接着说——
常胜将军是很容易骄傲的。最终的结果很可能依然是失败,不是看这一场比赛,要笑到最后才行。
这些话儿子也许没有完全想明白,但是他的意识里开始思考胜败的问题。
儿子思考后说:“我反正要赢,我要让他们佩服我。”
于是我想用迂回战术来让儿子明白这一点。
我们在对弈中胜利不一直握在一个人手中。
我们一边对弈一边谈话。
我告诉他,我这次失败我不气馁。因为我知道失败是成功的妈妈。
儿子笑了。
看着我等着我讲。没有一次次的失败就不会坚守成功。我拿出爱迪生的故事和他分享,讲述了爱迪生经过了多少次的实验失败才成为世界级的发明大王。他一听爱迪生的故事,非常的兴奋,他说“世界级,真厉害。”我说:“是的,爱迪生属于——地球人都知道的那种人。”
儿子又笑了。
接着说——妈妈,我想成为地球人都知道的那种人。
我笑了,我说——用智慧,不怕失败,最终成功,就能“地球人都知道”。
我俩都笑了。
儿子的坚守品质
周二、四、六是儿子的竹笛课。
对于七岁都不到的儿子来说,需要坚守。
对于作为母亲的我来说,需要适当的陪伴和指导,更需要磨练他的品质。
起初的一段日子,他学,我也学。
用这种方式是想告诉他,有趣,我也很喜欢。简单,我俩都会。别出错,我可是很懂的。
八个月后,儿子的葫芦丝考了六级。转学竹笛。
我开始一天天淡漠他学的内容。
一天天增加鼓励和支持。
一天天重复“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应该的,我们彼此都要努力。”
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他,我在很努力的做好我应该做的事情。
7月23日,儿子人生的第一次升学考试——一年级入学考试。带儿子到学校后,让他左手拿准考条,右手拿笔,送入考场,看着众多家长依依不舍的叮咛着,我就毅然的离开的考场,前去教委开会,留下他独自面对自己的事情。
8月5日。儿子第一次音乐考级。焦作17中,上海音乐学院的葫芦丝考级。
他被排在这个组的第一人,所有管弦乐中年纪最小的一个。我站在考场外,静静地等着,从“双吐练习曲”到“竹林深处”儿子没有一处出错,一如往常的走出了考场。
正如准考证上写的“你在完成考级的过程中,经历的努力的付出,我们就都成功了。”
也许他不知道自己一路的坚守,但每一步歪歪斜斜的脚印,终会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或深或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