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馒头&小馒头
在鹤壁听省英语优质课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课不能上的这么好?我们之间的差别又在哪里呢?是因为我们是农村,他们是城市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这个问题困扰着我,直到在超市看到那些可爱的小馒头时,我顿悟:原来是大馒头和小馒头的差别啊!
我们的课堂不就是一个大馒头吗?大馒头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大!大当然就意味着多和饱。比如我们上课就是在做最大的那个馒头,老师不停的讲,不停地揉,不放过一分一秒,有时甚至还要延时,就是为了不浪费一丁点的面,做出一个最大的馒头给孩子们吃,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兴高采烈,可是,好景不长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吃这个馒头了,有的甚至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有时宁可饿肚子。班上五十多个孩子,喜欢吃这个大馒头的也就十个孩子而已,我们给孩子们做思想工作,吃饱是根本,可是孩子们却没有食欲,甚至有些讨厌或憎恨馒头了。再看我们的馒头,除了大就没什么特点了,当然偶尔老师也会把大馒头加上菜,这个改变会让孩子们幸福,但幸福的频率很低。
相比之下,他们的课堂是什么?就是在做小馒头,把大馒头切割成小馒头,不仅如此,小馒头也分为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甚至还有小咸卷、黑面馒头、杂粮馒头、两掺馒头等,种类繁多,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随意选择,因为小,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多吃许多。因为小,馒头更显得可爱和景致,讨人喜爱;因为小,就多了几分让人忍不住去欣赏的成分,拿在手中不忍丢弃。这就是孩子们的热爱和需求,这样的小馒头更适合孩子们的特点。
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孩子把一个馒头消化掉而已。我们采用的是省事的方法,直接放一个大馒头在眼前,逼着孩子们去吃;而他们却是采用分解的方法,把馒头切成小块,鼓励孩子们吃下,都是一个馒头,但在方法上却不同,这就是我们的课堂最欠缺的部分。
河师大的梁教授在评课时,说过两个词让我记忆犹新,这两个词就是:Meaningful 和 interesting ,一堂课必须有意义、有意思才是最完美的课堂。反思我们的课堂,每天都是老师一层不变的讲,每天学生看到的就是一个个不断复制和粘贴出来的馒头,能有趣味吗?而做课老师的表现就不一样,有故事、有音乐、有歌声、有游戏等,就如一个馒头里参杂进来不同的色彩,这个馒头能不美吗?能不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吗?
我们还需要犹豫吗?不!从今天开始就学着做小馒头吧!不要害怕不好看,只要改变就会有惊喜,只要尝试就有奇迹发生!不去死教知识、不去教死知识、不把知识教死才是我们上好课的根本,也是大馒头和小馒头的本质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