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向着明亮那方 回顾新教育的一年级

发布时间: 2018-05-27 10:38:35 作者: rapoo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

大家好!

很感谢新教育研究室给我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关于新教育一年级的话题。



(出示课件)首先和大家分享一个电视节目。《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由撒贝宁主持,每期节目会邀请一些著名人物给青年讲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有一期邀请了研究生命基因的科学家汪建,在谈到他为什么要做基因研究时,他是这样回答的:“因为我需要,我的家人需要,我的国家需要,我的地球需要。”请注意他说话的顺序,排在前面的是自己和家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真的感到了工作的意义,以及由此带来的好处,他是会真心去做的。一个人的工作对自己带来幸福的同时,也为别人带了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说起新教育,首选出现在心里的是两个字:感谢。新教育一直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同样,没有父母的成长,也不会有孩子的快乐。新教育给我打开了一扇欣赏外面世界的窗户,使我的家庭和工作都受益。



我从两个方面来讲述与新教育同行的日子,十分钟讲述新教育和我的家庭,30分钟讲述新教育和我的工作。一个幸福的人才可以带着幸福感来工作,受益的是学生。幸福从何而来?我的看法是:家庭幸福是一个人幸福的基石,孩子健康成长是幸福的保障。否则,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人的后半生在痛苦中度过。我的家庭是幸福的,这要感谢新教育。下面我具体说说新教育给我的家庭带来的变化。



一、新教育与我的家庭



先看两个数字:(课件)



23万字,7000元



23万字是我给孩子写的成长日记,7000元是我这五年买书的钱,大部分是给孩子买的书,我个人的书只占一小部分。



新教育每月一事中12月的主题是“日记”,孩子还小,她的日记最多是图画,我要用文字写下她是怎样长大的,未来的某一天,我可以捧着几十万字的成长日记对她说:“这是你成长的足迹,带着爸爸妈妈的爱继续向前走。”(其实这件事做起来并不难,每天写10分钟就行,但是也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写10分钟。)



(出示课件)这是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内容,它几乎包含了孩子成长中所有应该具备的素质。我的孩子今年快7岁了,按照每月一事,我重点做了两个方面:户外活动和阅读。



(出示课件)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还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家庭生活。



(一)户外活动(出示课件)



从孩子会走开始,我带着她散步、在台阶上跳上跳下、到缝山针爬山,大一点后,她爸爸带她上单双杠、跑步。在这些活动中,既锻炼了身体,也培养了亲子关系,小时候有良好的亲子关系,长大后才有幸福的家庭。



从孩子四岁多开始,每年的春季和秋季,我带着她和朋友一起爬山。第一次走了4个多小时,第二次走了7个小时,第三次走了5个小时,第四次走了6个小时,第五次走了10个小时。背着背包,路上遇到许多外地来的驴友,和他们一起征服大山,挑战自己。为了孩子的健康,这项活动不能经常进行,但是偶尔挑战一下自己也是必要的,累得不想走的时候,告诉孩子再坚持一下,相信这种毅力的锻炼一定会有好处。我的一段成长日记:(课件)问她这次最高兴的事情是什么,她说:“从山坡上滑下来!我滑了两次!”意外啊!下山的时候,那个斜斜的大概有五六米的山坡,她从山坡上自己滑了一次,我看着笑,说:“再滑一次!”我原以为她会说是和哥哥玩打弹弓,她却说是妈妈让她从山坡上再滑下来,而没有批评她把裤子弄脏。一条裤子和我孩子的快乐相比,何足挂齿。



(二)阅读(课件)



我对文具和书有强烈的占有欲,现在每次去超市,我都会去买文具的地方看看,即使不买,欣赏一下也好。如果说没有接触新教育之前,爱书是自然的,那么,学习新教育后,我就有了理论支撑。为什么读书?怎么读?读哪些书?这三个问题都可以从新教育推荐书籍中找到答案。比如《新教育》、《一生有用的十二个好习惯》、《孩子的早期阅读课》、《教师阅读地图》、《朗读手册》、《儿童的人格教育》、《喜阅读出好孩子——中国孩子的阅读问题》……



我给孩子网购的第一套书是《我爸爸》、《我妈妈》,这两本书对我意义重大,是我有理论依据地为孩子买书的开始。然后是大量的绘本和童书。迄今为止,我和孩子爸爸基本能坚持每晚给孩子讲故事。



读写绘特别适合低幼阶段的孩子,读书,读生活,然后以图画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表述。平时她会让我给她讲绘本,她续编故事或者复述故事。



(课件)这是她今年寒假的作品,她画画,我把她的语言写下来。我们都知道读写绘的目的不是让孩子成为画家,而是表达内心的一种途径。如果她不愿意画了,我不强迫。



读写绘主要是我和孩子完成,但是,孩子的教育必须有爸爸的参与。爸爸也不是非常听话的,他也有自己的思想,以前他认为我买书太多,有一次他就给我爸“告状”,嫌我一次买书太多。为了孩子,我给他买了孙云晓老师的书《好好做父亲》、《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他参加军转干部公务员培训,看到网上那些讲师知识渊博,很多都是小学的知识,所以,现在,他不再反对我买书,也尽量和孩子亲子共读。(课件)



在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和孩子进行亲子共读、给她写教育日记、带她外出爬山、暑假带她到北京、威海玩、参加萤火虫线下活动、周末让朋友家的孩子住我家等等,就是为了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生活,给孩子一个宽广的精神生活。而要教育好孩子,自己首先要做一个优秀的榜样。否则,自己的生活懒散,对孩子的教育也一定苍白。



我不能说因为新教育,我的孩子就完美,她一定是不完美的,我也一定有很多问题,比如我的急躁,有时甚至有虎妈的倾向,但是,追随新教育的日子,新教育的理念让我学会反省。问题每天都有,不怕,办法总比困难多,过一种幸福完整的家庭生活成为一种追求。



二、新教育与我的工作



欲知对岸事,就得渡过河。任教十几年来,从未教过一年级,有时候觉得也是一种遗憾。为了知道一年级究竟怎么教,经过慎重考虑,我主动请缨向校长提出要教一年级。校长高兴地说:“那太好了!你是我来咱们学校后第一个主动带一年级的。”



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年中,充满了各种艰辛和挑战,由于学校条件特殊,一年级还属于包班教学,语文数学都由我来上;由于是首次接触一年级,我的身体和精神时刻都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日子还远远没有结束。但是不服输的我,时时在警戒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领命了,就该尽心做好,把最好的给学生,也给自己和家长一个交代。



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班的基本情况:一共有学生26名,其中一个智障儿童,一个早产儿。家长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村的,一部分外来务工。家长的素质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有一个孩子曾经因为不会写生字被他哥哥打了一顿,鼻青脸肿;有一个孩子父母闹离婚,妈妈把孩子接走转到另一个学校,过了一月,爸爸又把孩子送回到我们班,在学校他们大吵大闹;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在学前班的时候从来不及时接孩子,而是等到忙完了自己的事情再来,让孩子在学校门口玩;有一个孩子的衣服总是脏兮兮,孩子妈妈说奶奶给孩子洗了,但是我说为什么跟没洗一样?没有一个孩子家里有书架,电脑有几台,没上网。童年不该是这样,但这就是现状,我要改变。我要让黑暗中发出明亮的光。



(出示课件)追随新教育,使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我知道了新阅读研究所、新父母研究所、亲近母语等机构。这两个QQ号码大家可以加入。



(一)入学仪式



(课件)在新生入学仪式上,我精心设计,提前安排,除了让各位家长送给孩子们一件礼物外,我还送给每个孩子一本书作为见面礼,并且朗读送给家长的信。同时,我也积极与家长沟通,让他们提前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一份礼物,最好是书籍或者文具,在开学仪式上送给孩子。



(出示课件)校长对一年级新生赠语。我在入学仪式上的发言:



当时,教育局给我们学校捐赠了一批新书。我和校长商量,看能否把其中一部分作为礼物送给一年级新生。校长爽快地同意了。有人会说,不是每个校长都会这样做,我想说的是,每件事情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有关联。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有很好的口碑,那么,只要是对学生有益的事情,大部分领导都会满足你的愿望。



(二)家校沟通



(出示课件)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铸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我们认为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使“设计人”的工作不仅成为教师的事业,也要成为家长的事业。



——苏霍姆林斯基



无论家长素质如何,我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如何做父母,如何智慧地去爱孩子。



1.每周给家长发送三条教育短信。(出示课件)



校讯通的资源丰富多彩,还可以定时发送一个月的短信。我充分发挥这个小助手的作用,每个月初都会花上十几分钟时间,把一个月的家庭教育短信定时发给家长,内容来源主要是腾讯“中国教育研究”微博、“刘良华家庭教育100条”、阅读名言、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教育名言等。



2.给家长写信。



通过各种形式时刻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包括在开学仪式上给家长的信和平时给家长的信。(出示课件)给家长的信摘录:



3.邀请家长加入新教育萤火虫QQ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无论是作为教师还是作为萤火虫公益项目焦作分站的义工,我都有义务介绍家长进入这个QQ平台进行学习,他们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是未来的公民。



越是收入低的家长,他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越大。衣食足而知荣辱,他们首先得考虑自己的生存问题,至于主动学习家庭教育方法的事情,很难放到第一位,这也是我无力改变的事情。



4.精心准备每次家长会。(出示课件)



每次准备家长会的时候,我都在想:家长不上班来学校,能收获什么?如果这次他来没收获,下次还会来吗?



农村家长最缺乏的就是和老师的沟通,我必须尽力做好家长会的各项准备工作,绝不能随意散漫。第一次家长会上进行了两个多小时,通过展示课件告诉大家:如何做一年级孩子的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还讲了两个绘本故事。上了一天课,又是两个小时的讲述,最后嗓子讲到干咳,很是难受。后来听一个家长说,有人曾劝他把孩子送到市里学校,他说选择学校不如选择老师,尤其第一次家长会他看到我讲到干咳,他很受感动,认定我是一位认真负责的好老师。听了这话,我的心暖暖的,农村的家长也很朴实,我一定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告诉他们,和他们携起手来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二次家长会,我特意邀请了新教育萤火虫的义工给家长讲她的亲子共读是怎样做的,请校长给家长讲家庭教育的重要及方法,最后我根据班里的一些情况作了补充。这次家长会上,萤火虫义工展示了她孩子的读写绘作品。第二天,我让学生买素描本,在上面进行读写绘创作,代替了以前小小的白纸和不易保存的卡纸。好的东西要与家长分享,要让他们提高教育理念和技巧。



第三次家长会,我邀请副校长为家长讲用小音箱让孩子听故事的好处。通过课件展示配合讲座,让家长明白如何使用身边的小音箱来关爱教育孩子。没两天,好多家长就买了优盘和小音箱,但由于家里没电脑,家长也不懂具体该怎样使用。于是,我让家长把优盘带来学校,把精挑细选的近三百个故事拷进了优盘,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使用,并及时通过校讯通表扬这些积极的家长。身边的榜样最有说服力,越来越多的家长买了优盘和小音箱来拷故事。



那几天,中午吃饭时间,就是我为孩子们复制故事的时间。智力有问题的那个孩子爸爸也带来了优盘。学校是一个文化场地,可以带动周边的文化发展,提高周边公民的素质,现在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公益。除了买优盘和音响听故事,我还给家长介绍了在手机上下载喜马拉雅软件听故事。现在,只有个别孩子没有晚上听故事的习惯。



有一次午饭时,我提前给校长发校讯通,邀请他给我们班家长讲一讲家庭教育,哪怕三分钟也行。但是他在家长会上讲了四十分钟,还准备了稿子。并非为了让校长觉得我在休息时间还在考虑工作的事,而是我真的在上班时没有时间给他说。所以说,如果你真的用心工作,别人会来帮助你。



5.及时把孩子的表现反馈给家长。



除了给家长发家庭教育短信,我还会及时反馈孩子们的表现,有时会给所有家长发同样的短信:“您好,您的孩子最近遵守纪律、专心听讲时间长了,特别表扬!请把这条短信读给孩子听。”我相信,你怎样形容孩子,孩子就可能真的变成那个样子。



有一天,因为孩子们没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就想放学,我就让他们整理好再走。有家长发牢骚说:“一年级搞得跟大学似的!”我感到很委屈,自己是凡夫俗子,当然有些生气。



浏览给家长发的短信,最多的一天竟然累计给家长发了六条,包括表扬和孩子一起完成读写绘的家长、批评没给孩子穿袜子的家长、让家长给孩子买手指头可以露出来的手套、提醒家长周三晚上萤火虫群有讲座、告知家长我把一些学习资料放在了班级QQ群里等。



很多事,很多不高兴的事,如果站在未来的角度来看,其实都是小事。教育也是一种修行,让个人的修养不断完善。



三、阅读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这是我们的班训。



1.晨诵



晨诵主要读入学教育儿歌和《日有所诵》。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不错,但唯一的缺憾是没有加拼音,不适合低年级孩子读。于是,家长会上我建议大家买《日有所诵》这本书,由于收费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我不愿收费,就让他们自己买。但是家长们都很信任我,也不知道在哪买。经过考虑,我让一个家长收钱,同她一起去书店将书买了回来。



《日有所诵》真的很适合一年级孩子读,和教材书相比,孩子们更喜欢读它。读到有趣的地方,他们自己就忍不住笑了。(出示儿歌课件)



比如这首儿歌《飞飞跳跳》:“小蜻蜓,会飞;小蚱蜢,会跳,飞一飞,跳一跳,小弟弟,会长高。”



孩子们读到这首儿歌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跳起来。



《稀奇真稀奇》:“稀奇真稀奇,麻雀踩死老母鸡,蚂蚁身长三尺六,八十岁的老爷爷坐在摇篮里。”读到这里的时候,大家都笑起来。



再比如《找朋友》:“请大家,都站起,我的朋友在哪里?一二三,三二一,我的朋友就是你!嗨,嗨,就是你,咱们一同做游戏。”孩子们一边读这首儿歌,一边离开自己的座位,蹦到自己朋友面前。秩序是必要的,但有时候让孩子的身体和心灵一起舒展更重要。如果一个孩子每分钟都坐得端端正正,那是摧残孩子。



和大家分享几个关于名字的故事。



有个孩子叫姬中秋,是班里最让我头疼的一个孩子,上课不能安静地坐2分钟,下课后跑得特别快,很多违犯纪律的事都有他。有一次和他家长沟通,家长说,这个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几乎不上课,老师走到哪里就带他到哪里。有一次上学来带了三个文具盒,带的铅笔没有削。自动铅笔不方便写字,往往成为他们的玩具,所以不让带自动笔,但是他偏带。



《日有所诵》里有一首儿歌是《中秋节》:“月儿斜,中秋节,又吃月饼又供兔儿爷。穿新袜,换新鞋,也跟奶,也跟姐,上趟前门逛趟街。”读到这首儿歌的时候,我笑着说:“这首儿歌是送给咱们班一个同学的!”马上就听到全班说出他的名字,这个孩子就笑起来,站起来说:“老师,我会读中秋节了。”于是,就让他读,他的记性非常好,没读几遍就会背了。我就表扬他:“哇!姬中秋,你的记性太好了!比我好得多!回去再好好读其他儿歌啊!”他点点头。后来读的时候,他有时候读,大多数时候不读,润泽和等待这两个词应该记在老师心里。我一直不太相信这样的奇迹:一个变现不佳的孩子因为一首儿歌突然变好了,或者因为老师的几次表扬就脱胎换骨了。这不符合教育规律,也不符合人性。所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另一个关于名字的故事是一个叫靳旭光的孩子。每次只要出现“光”这个字,他就会大声说:“老师,这是我的光!”我笑着说:“是啊,你的光是光明的光,你一定会更进步的!”我的打算是,在他过生日的时候,写一首和光有关的诗给他,让他的名字发光!



迄今为止,《日有所诵》共160首儿歌和16副对联全部读完。我没有时间和精力做主题晨诵、制作课件,教育因人而异,但是贵在坚持。对于这些学前阅读极少的孩子来说,如何让丰富的词汇慢慢填充到他们的大脑,我认为更重要。



2.绘本阅读:师生共读,读写绘辅导(出示课件)



尽管和新教育相伴已有五年多了,自认为也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训,但要真正做起来,总还是有不少的问题出现。此时此刻,我要做的就是发现问题,改正错误。



开始的时候,一个公益组织给我们班捐赠了120册书籍。我想,为了让孩子们海量阅读,这120册书籍放在书架上让他们自己阅读,我利用午读时间在电脑上给他们再讲其他绘本。但是,愿望是美好的,后来,我发现了问题,当我有时候拿起捐赠的书籍给他们讲过后,这本书就会成为很多孩子翻阅的对象,他们甚至会反复浏览、讨论,而我没有讲的书籍,基本上被冷落。于是,我开始改变方法,从这120本书里选择适合当下的绘本,放在投影仪上讲。一般每天讲一个故事,每周完成一个写绘作品。每次读写绘,先讲故事,再讲如何写绘,逐个指导,孩子画完后,给我说他的画面意思,我写在他的作品上。开始的写绘在小图画本上撕一页,我没想到的是这白纸在这些一年级孩子手里就像玻璃人一样,很容易坏。后来换成彩色卡纸做写绘,把所有孩子的作品贴在班级墙壁的展板上。做了几次发现,这样不容易保存,于是就想起让孩子买素描本,就邀请萤火虫义工讲述亲子阅读。



有一次无意中和同事说起:“想给班里买一套《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能不能给我想个法子啊?”乱收费是个敏感话题,甚至是禁区。没想到校长知道了,当时拍板:“多少钱?学校出!”在当当网上看了之后,搞活动,二百多,给校长发信息:“《大英儿童百科全书》现在二百多,能不能买三百元的书啊?”批准了。



于是,我不光给孩子们买了《大英儿童百科全书》,还买了《恐龙大百科》、《它们是怎么来的》等。平时,对孩子们说谁做完了作业或者谁表现好,可以来看这些书,或者拥有这本书一天。尤其是《恐龙大百科》特别受欢迎。



3.亲子共读,发阅读记录表,完成读写绘。



捐赠的书籍很好,但孩子们只会看图画,翻得很快,真正的好书需要亲子共读。我在教室里指导孩子如何做读写绘之后,让孩子在家完成,基本上没什么困难,难的是坚持完成。于是,发校讯通:“只要付出,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教育开始的越早越好,阅读要坚持。”不断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每次我展示别人的作品,他们都会忍不住惊叹。开始几天,家长很配合,写的也多,过几天就中断了,只有孩子的画面,没有家长的文字,于是,我就给既有画面也有文字的孩子多贴一朵小红花,并且说:“这是你妈妈和你一起挣来的!回去表扬你妈妈啊!”



阅读记录表让家长填,内容很简单,包括时间、书名、第几页到第几页、共读者是谁就签谁的名字。发过第一张阅读记录表后二十几天,我收上来一看,原来白白的纸都变成了灰黑色。发了第二张,提醒孩子保持干净。



另外,我们开展了“图书漂流”,每个学生每个月3元钱,每两周换一次新书。每次的书都是带拼音,厚厚的,我要求家长和孩子每天至少一起读15页。




读书人网 >二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