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你的作文童心焕发自鸣天籁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5-29 10:53:03 作者: rapoo

让你的作文童心焕发,自鸣天籁作文 让你的作文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让你的作文童心焕发,自鸣天籁作文

——兼评《我的小伙伴》《我的小表弟》《周冲当上了“小保姆”》

孩子的面庞是最有生气的面庞,孩子的情感是最朴素的情感,孩子的思想是最灵动的思想。平时,与孩子随意交谈时,我们会发现,他们的语言富于幻想,富有朝气,富含趣味。然而,我们的老师或家长,为了所谓的“不跑题”,一味地以“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也可谓细之又细:如何开头,如何承接,如何结尾,都有规矩;如何记事,如何写人,如何绘景,都有格式;再推荐大量的“优秀作文”作为仿写范例。学生很多时候是为了作文而作文,他们经常按照老师的要求,把一些材料按一定的格式组装起来,形成立意相似、构思类同、表达接近的“孪生”作文。这些从“流水线”上下来的“套作”,尽管非常规范,但毫无生气,很难令人产生共鸣。这种模式制约了学生作文的思维层次和具体的表达,使本该充满灵气的孩子作文成了一种“机械”产品,严重桎梏着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作文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而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个体,他们有着全然不同的先天禀赋和生命体验。因此,作为生命个体“反映生活、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形式——作文,应当具有个性,也就是说,个性化是作文的“精神”,是用自由之笔,写自我之境,抒自得之情,表自觉之意,从而才能做到童心焕发,自鸣天籁。

一、要做到“童心无忌”——让作文立意个性化

作文时,我们常听到学生无奈的叹息或无力的反抗:哎!没事可写啊!学生真的无事可写吗?其实不然。现代孩子的生活接触面比起他们的前辈不知扩大了多少倍,他们缺乏的只是大人们需要的所谓的“有意义的事”。一说到作文,他们的思维触角就向着“有意义”延伸,而忽略了身边的丰富多彩的生活,这就是“童心有忌”了。

有这样一个实例:一位小学生写“我不爱小草”,她罗列了小草影响庄稼生长,影响环境卫生,造成生态失衡等“罪行”,结果遭到了家长的反对。然后在家长的指导下重新立意构思,定位为赞美小草的默默奉献精神和顽强生存的品质,最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类似这样的事,我们并不觉得陌生,而是似曾相识,因为我们身边甚至自己经常在演绎着这样的故事。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我们总觉得自己比孩子更懂得如何生活,如何作文。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人性的折射。生活是多彩的,人性也是多棱的,既能折射出真善美,也能反映出假恶丑,甚至还会有调和的中间色彩。要敢于像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用惊奇、赞叹”去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的虚弱”,让学生作文时放开手脚,多角度立意,在作文中吐真意、发真情,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示多彩的童心世界。如蓝色小水晶的《我的小表弟》一文,就能够放开心情写,就真实地展现了“小表弟”的个性特征。一是写“小表弟”不会说话,把他发出的声音叫做“外星语”,这是很有创意的词汇;二是写“小表弟”吃饺子时的狼吞虎咽,其动作描写令人捧腹;三是写给“小表弟”挠痒痒,把“小表弟”享受生活的憨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用儿童的眼光赏识孩子的作文,用儿童的思想宽容孩子的作品,就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立意具有个性化,写出了生活的真实,同时也写出了令我们感动的灵性及悟性。

二、要做到“童趣盎然”——让作文思维个性化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文章的生成过程中,思维活动一直贯穿始终,并处于核心地位。没有个性化的思维,也就不可能有个性化的立意、布局、语言,也就没有个性化的作文。如周冲的《周冲当上了“小保姆”》一文,把弟弟比作转世的“猴子”,强调他的“调皮”;把“我”比作“唐僧”,相信能够看好“小孙悟空”。正当“我”认为陪弟弟玩儿是小菜一碟时,一个不留神,“‘小猴子’嗖地一下跑进了厨房……真像孙猴子能‘腾云驾雾’般,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餐桌前,随手就拿起了桌上的小茶壶。晕,两只手来回的换着,不是想表演杂技吧!‘弟弟,别动,放下!’我大叫一声。得,不叫还好,弟弟手一松‘啪’的一声。可爱的小茶壶呀,你的命好苦呀,怎么就粉身碎骨了呀!我瞪着眼睛看着‘罪魁祸首’,唉,人家正在那儿鼓掌叫好呢!”这样的文字可谓写得活泼真切,清新别致,富有鲜明的个性。其原因不仅在于小作者对弟弟的观察细微,更在于他以个性化的思维,刻画了弟弟“小猴子”般淘气的形象,一个细节描写,把弟弟的淘气写得入木三分。又如猫咪天使的《我的小伙伴》中,“一只蚊子跑到了刘梦菲的眉毛中间要吸血,我看见了,喊:‘刘梦菲!你眉毛上有只蚊子!’刘梦菲连想都没想,眼睛就朝上看、眉毛皱紧,就连鼻子也缩成了一团,那样子,活像海绵宝宝受委屈想哭的样子,我们也顾不得拍蚊子,蹲到地上就哈哈大笑起来”,这里也用了一个细节描写,尤其是那个形象的比喻,把刘梦菲探究蚊子时的形象写得活灵活现。试想,倘若不是具有个性化的思维,这类的描写是很难写出来的。所以,作文必须有“我思”的切人。只有“我思”的触角,才能掀开“我”周围的各种迷茫,使作文成为“我”的一个强有力的载体和平台。

三、要做到“童笔生花”——让作文形式个性化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作文教学的新理念:“写作要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多角度地观察”,“有创意地表达”。什么是“有创意地表达”?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作家的创作,我们不要以任何定规去捆绑孩子,不要让学生有“作文该不该这样写”的顾虑。当然,我们的“有创意地表达”即形式创新,并不是片面地追求形式主义,它是对作文的有计划的外部包装。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打好写作基础的前提下,大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自己的文章寻找一个最有利于表达而又最符合自己个性的外部形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独特的写作个性。同时,我们不能把“有创意地表达”定位过高,这样就会人为地造成另一种形式的拔高作文要求的倾向,又一次使孩子的作文走上异路。如猫咪天使的《我的小伙伴》一文,在结构形式上,采用了片段组合的格式,用三个小标题从三个角度展现刘梦菲的特点,形式活泼生动;蓝色小水晶的《我的小表弟》一文,采用了镜头剪辑法,把三个趣味盎然的小画面组合在一起,“小表弟”的形象便非常可爱地跃然于纸上;周冲的《周冲当上了“小保姆”》一文,虽然按照常规写来,但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自然分段错落有致,把人物形象刻画得也是栩栩如生。

四、要做到“童言灿烂”——让作文语言个性化

我们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真实生活,不要让生动的“童言”变成成人话语的粗糙复制品。只有这样,儿童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才有灵性。童年是充满幻想的岁月,儿童并不像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因此,他们是天生的“语言学家”和“浪漫主义作家”。记得一份资料上说,教师问学生:“花儿为什么会开放?”一个学生说:“她睡醒了,便看着太阳笑起来。”另一个学生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还有个学生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漂亮。”这时,有个学生问:“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儿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都喜欢她,就仰起脸,笑了。”其实,教师课前准备的答案是:“花儿开了,因为春天来了。”可以说,儿童写的东西,是天使在说话。我们要尊重孩子的表达习惯,并肯定、欣赏他们的“童话”,鼓励孩子把原汁原味的儿童话语写到作文中去。如周冲的《周冲当上了“小保姆”》一文开头,“今天可把我忙坏了,我小姨竟然把看管他们家‘小孙悟空’的任务交给了我。‘小孙悟空’是小姨家的孩子,今年一岁半。小姨说了,弟弟有些调皮,活活一个猴子转世,可是,她相信我能当‘唐僧’,一定能将弟弟看好!”把弟弟叫做“小孙悟空”,把自己比作“唐僧”,这个“小保姆”的任务就是像“唐僧”一样管着“小孙悟空”一样的弟弟。这样的表达就很有孩子的语言特色。

孩子在学习、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形成一套只属于他们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套话语系统独特而富有情趣,词汇虽然不丰富但很生动,不够规范但有创意,表达不精确但足以描述他们的生活。我们只有积极地训练和发展孩子自己的语言,孩子才有可能对作文产生兴趣,并达到童心焕发、自鸣天籁的境界。

范文引路:

周冲当上了“小保姆”

周冲 http://blog.xxt.cn/317911889226

今天可把我忙坏了,我小姨竟然把看管他们家“小孙悟空”的任务交给了我。“小孙悟空”是小姨家的孩子,今年一岁半。小姨说了,弟弟有些调皮,活活一个猴子转世,可是,她相信我能当“唐僧”,一定能将弟弟看好!

嘿嘿,小姨这顶高帽子戴的真不错,我乐滋滋的接受了小姨判给我的任务。心想:看个孩子有什么难的呀,还有人陪我玩了,多好呀!

就在我一转念的功夫,“小猴子”嗖的一下跑进了厨房。糟了,我来不及多想的想捉住他,没想到他还挺利索,真像孙猴子能“腾云驾雾“般,三步并作两步跑到餐桌前,随手就拿起了桌上的小茶壶。晕,两只手来回的换着,不是想表演杂技吧!“弟弟,别动,放下!”我大叫一声。得,不叫还好,弟弟手一松“啪”的一声。可爱的小茶壶呀,你的命好苦呀,怎么就粉身碎骨了呀!我瞪着眼睛看着“罪魁祸首”,唉,人家正在那儿鼓掌叫好呢!

没有办法,谁叫咱是“唐僧”呢!不仅不能生气,还得好好安抚人家。我拿过来一个玩具给他,他却看都没看的转头就跑。看着他摇摇晃晃的走向玩具箱,得,人家是嫌咱拿的少了。看着他在玩玩具。我就拿来扫帚扫那可怜的小茶壶的“尸体”。这边刚刚扫干净,谁知道只听“哗啦”一声,整个玩具箱被推倒,这下那些玩具可是自由了,看着洒落一地的玩具,我心里开始不耐烦了“搞什么呀,这么淘气。好好坐着别动!”我生气的大吼一声。

“哇( ⊙o⊙ )哇哇”,可能是被我吓到了,人家可有理了,竟然哇哇大哭起来。他一哭,我就手忙脚乱了。赶快给人家赔礼道歉起来。

“哦。乖,弟弟真乖,不哭了啊,哥哥给你讲故事,哥哥陪你睡觉哦!”我边拍着弟弟边说。

谁知道他仍然不停的哭,而且声音还好像越来越高了,这下可把我气坏了,简直不把“小帅哥”我放在眼里,哭吧哭吧,不理你啦!我转身出去看电视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实在不放心,就偷偷的站在房间门口看了看他,嘿嘿,没想到他在那里“暗自垂泪”呢,一定是哭累了,没力气大声了。我于心不忍,我应该对弟弟温柔一点,耐心一点的。我轻轻的走过去,慢慢的抱了他一下,笑嘻嘻的对他说:“弟弟别哭了,哥哥给你读书听,哥哥给你讲故事哦!”

O(∩_∩)O哈哈~,没有想到他果然不哭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目不转睛的盯着我,我就随手拿起放在旁边的小图画书《三只小猪》给弟弟认真的读了起来,讲到大灰狼追着小猪跑的时候,可爱的弟弟小脸蹦得紧紧的,一副紧张的样子,嘿嘿,乖巧极了。

过了一会儿,小姨回来了,看着我和弟弟欢天喜地的样子,小姨高兴的直夸我棒,是个称职的“小保姆“呢!

今天,通过给弟弟当“保姆“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小小的道理:爱的表达形式有很多种,温柔和耐心是爱,谅解和宽容也是爱哦!我们要学会去爱身边的人,哪怕他是“小孙悟空”哦!

我的小伙伴

猫咪天使 http://blog.xxt.cn/zxdyd12

提到“伙伴”这个词,我脑海中总会掠过一个名字——“刘梦菲”,她可是我的最好的伙伴了。刘梦菲是那种大大咧咧的女孩儿,你没有必要怀疑她说的话是为了满足虚荣心才说的。她的特点,说也说不尽,数也数不完,那我就举几个显著的特点说吧。

NO.1:热爱探索

如果你给刘梦菲一道题,她不想出来不罢休,“钻研”这个词好像就是为她而造的,就是玩游戏,她也要自己找到方法。一次,刘梦菲来我家玩电脑,我们点开一个小游戏,内容就是设想玩家在一所房子里,必须找到钥匙才能逃出房子。刚开始,我们兴致勃勃,点点这,点点那,可疑的东西都不放过。很快我们就从楼上的房间里逃到了客厅,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怎么也找不到钥匙,这下可把我们急坏了,抓耳挠腮,一个拍桌子,一个皱眉头。哎!这样不是可以吗?我顿时眼前一亮。我的眉头舒展开来,叫住正在拍桌子的刘梦菲,说:“网上不是都有游戏攻略吗?我们看一下不就可以了吗?”看刘梦菲没反应,我自作主张,伸手又点开了一个网页,刚要输字,就被刘梦菲挡住,她有点生气地说:“你就不能再想想,咱俩一块儿找,不就可以了吗!”我听了,脸上有点烧,就没说话,和她一起找起钥匙来。结果,钥匙当然被刘梦菲找到了。就因为这件事,每次玩策略类游戏失误,我总会提醒自己,要自己找到答案,看别人的答案等于考试抄袭别人的卷子!

NO.2:表情搞怪

刘梦菲的表情,在我的几个好伙伴中可是最好玩的一个。不知为什么,刘梦菲脸上的任何东西,只要随意的动动,就可以做出搞怪的表情。开始我们不知道(也许刘梦菲自己也不知道)她有这个神奇的能力,但到了一次好朋友聚会,她的这一才华就显露无疑了。那次好朋友聚会,总共来了四个人。聚会的高潮,一只蚊子跑到了刘梦菲的眉毛中间要吸血,我看见了,喊:“刘梦菲!你眉毛上有只蚊子!”刘梦菲连想都没想,眼睛就朝上看、眉毛皱紧,就连鼻子也缩成了一团,那样子,活像海绵宝宝受委屈想哭的样子,我们也顾不得拍蚊子,蹲到地上就哈哈大笑起来。刘梦菲不解地看着我们,又做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笑得我们肚子都疼了。

NO.3:想象力丰富

我一向认为我的想象力之丰富,是无人能敌的,可是之后我才发现,我的想法错了,应该改为除刘梦菲之外,无人能敌的。我们总爱一起编童话故事,但比起童话故事,我们更爱编打油诗和给人起外号。一次遇见刘梦菲,我突发奇想,和刘梦菲举行一个对对子比赛。我把这一想法给她说了,她很快就同意了。比赛很激烈,真可谓两位想象大师尖锋对决,针尖儿对麦芒。到了最后一关,我突然想起赵本山演的一个电视剧《刘老根》,于是脱口而出,“刘老根!”我很得意,想:怎么样,看你怎么运用我的姓对上来!刘梦菲略作思索,说:“王老吉!”(我姓王),我听了愣了半天。那次比赛,我和刘梦菲不相上下,也就因为这次比赛,朋友们都叫我“王老吉”,叫刘梦菲“刘老根”。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

刘梦菲现在是我的好朋友,以后也会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鱼离不开水,花离不开土一样,永远不分离。

我的小表弟 蓝色小水晶 http://blog.xxt.cn/msy331

终于盼到了寒假,一会儿就要和妈妈去姥姥家了。听妈妈说,小表弟生病了,比以前瘦了很多。唉,这个可怜的小家伙,也不知道他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镜头一:外星语

我刚敲了几下姥姥家的门,就听见屋里传来了小表弟的喊叫声。

门开了,小表弟正瞪着他那好奇的大眼睛,探头探脑地向外瞅着。看到了我,他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伸出胖乎乎的的小手就来拉我的衣服,嘴里还不停地喊叫着:“ぅ☆か▲♀ゐ。。。。。。”姥姥看着我茫然的样子,就笑着说:“洋洋这是在欢迎你呢。”

这个笨家伙,都快十六个月了,还不会说话呢。他嘴里不停地冒出哇啦哇啦的外星语经常把我弄得一头雾水,如果我没有领会他的意图。他就急得脸红脖子粗地连喊带叫地上来拉我,简直把我弄得蒙头转向。唉,和这个小人交流起来可真是累人啊。

镜头二:吃饺子

可能是病刚好的缘故吧,小表弟的食欲特别好。

吃饭了,姥姥夹起一个饺子,还没送到他嘴边呢,他伸出小手一把就抓了过去塞进嘴里,没嚼两口就吞了下去,我急得连忙喊:“洋洋,慢点吃,别噎着。”他嘻嘻地笑着,又伸出手去抓碗里的饺子,迫不急待地往嘴里塞。我第三个饺子还没吃完呢,他已经开始吃第五个了。看着小表弟狼吞虎咽的馋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饿了多少天了呢。

吃完了第八个饺子,他心满意足地在衣服上蹭了蹭他的小手,离开了餐桌。我问他:“洋洋,你吃饱了吗?”他哇啦哇啦地说着外星语,还笑眯眯地撩起衣服,用手指戳了戳自己圆滚滚的小肚皮。

镜头三:挠痒痒

我的小表弟不但能吃能玩,还很会享受生活的呢。

无论他在床上玩着什么,我只要喊一声:“洋洋,趴趴。”他就会立刻撅着小屁股,趴在我的跟前,等着我给他挠痒痒。这时的小表弟是最老实的,一动也不动,眯着眼睛,嘴里不时地发出舒服的哼哼声。

挠完了痒痒,我在他的小屁股上轻轻地拍了两下:“行了,起来吧。”小表弟就一骨碌地爬了起来,又去高兴地玩耍了。

这就是我的小表弟,一个能吃、爱玩、会享受的小家伙。

读书人网 >中考话题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