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重阳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古老的民族,在千年的文明积淀间,谱写着无数光辉灿烂的诗篇,敬老爱老便是身为中华儿女,流淌在我们骨血之间的美德。重阳节或许只是一个符号,用它在勾勒出一幅黄昏日落时仍能牵手相伴的画面;重阳节或许只是一个顿号,在此之前之后我们都应当将它看做是不可遗忘的习惯。
做一个感恩的人,在自认为“成功”之前。
随着时光的推移,越来越少的家庭人口,越来越忙的社会现状,越来越被忽视的亲情纽带,编织了多少泪水,也寄托了几多牵挂?
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悲伤,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愁苦,又怎是一朝一夕便能得以抚平?一则图文记录了中国普通家庭中的空巢老人现状,岁月纹路在他们的脸上刻下印记,时光的摩挲让当年风华正茂的佳人也变了模样,不变的是那一刻渴望得到关怀的心,不变的是那一份牵挂着远方儿女的思念
——给予我们生命的人,却转眼间变成了腰背蜷曲的老人,我们感慨岁月流逝的同时,是否也应当给予他们最真诚的呵护和细心的照料呢?
总以工作繁忙为理由的儿女,总以学业负担压力太大为借口的儿女,总以要拼事业无瑕打理家中事务的儿女……疲惫了一天后山珍海味或许不会满足你的味蕾,妈妈的热汤面才是人间极品;在学校的成绩并不理想时,朋友的关怀或许也不足以打开你的心门,回到家来,哪怕是洒下几滴泪珠,都能重新振作那被挫折打击着的灵魂。
你说他们老了,不再像当年那般高大,你说他们心理年龄变小了,时不时像个孩子般的撒娇、耍赖。殊不知那是爱到深处的表现,谁又能去指责,谁又能去打断?
我们努力奋斗,为了自己美好的人生;可我们更该懂得感恩,用满腔的热忱回报父母的生养。总有一天我们要学着长大,成为别人眼中的榜样,可在他们的心中我们却永远也长不大,需要他们的呵护,等待着他们的包容
——就让天下每一位老人都健康平安吧,为子女操劳了一生,他们却从不言辛苦疲惫;就让人世间每一份沉甸甸的亲情都能在有生之年报答吧,墓前的一株黄菊,终归寄托的是凡尘的无谓想念……
只愿逆风而行,点亮一盏心灯,温暖一室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