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带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观看电视节目《道德观察》中的话题《低俗“魅影”》有感
今天看了Q订阅中央12套节目《道德观察》,话题内容是:低俗“魅影”,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在我们的生活中,电视等新闻媒体已经充斥了我们的生活, 不知不觉中它已经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几年来,在小学生 作文中也涌现了大量的成人秘密,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和关注!
电视作为文化的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也是电视人生存和谋取利益的最大手段,收视率决定了各个节目的命运,所以有很多电视台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便不择手段,利用明星恶搞,让他们吃虫子、吃蚯蚓甚至把嘉宾与黑熊关在同一个笼子里,以求观众的眼球。这些都令成人觉得恶心,但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有趣。孩子总是喜欢寻求加刺激。近几年来民生节目因比较贴近人民生活引起大家关注,但也常常以打架、跳楼、第三者插足等作为主打,法制节目以暴力、血腥、残忍等内容为主,以观众的惊叫来提高自己的收视率,科普节目也不断出现残忍悬异的节目,不断增强节目的刺激性!......
2005年5月乖乖大学堂播出一批节目,题目叫《猫能从四层楼摔下而安然无恙》,节目中一只白色的猫挂着彩条被人从四层楼高的地方丢了下来,且不说猫在跌落的过程中怎样的尖叫和恐惧,可以想象做这个实验的人该有多么的恐怖,猫尽管是只小动物但也有生命的权力,以一种生命的痛苦换取另一种生命的欢乐,这该不是人所能作出的事,我想这种人该是魔鬼的化身!而媒体还把这种新闻当作重点新闻来传播起的是什么作用?
今年2月份一份小学生的语文试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组填空题的错题内,一位小学生填写了(无痛的)人流被老师打了个叉,孩子肯定不会明白天天电视上老说这些,我说怎么就不对了呢?孩子每天都能从电视上了解到这样那样的信息,他们很难理解也很难分辨。还有一个孩子在数学答卷上填写身边熟悉的正方体的时候写的是(塞子),诸如此类大家可能说出的还有很多,看到这些让我们啼笑皆非的答案,我们还能无动于衷么?所以大胆的人不免发出了“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呼声。
美国有一位叫波兹曼的学者在《娱乐致死》这本书中提出观点,他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把文化变成一场滑稽戏。
电视媒体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即便是娱乐内容也能影响人们的认知态度,近几年来层出不穷的选秀造成了孩子“一夜成名”的心态,高额大奖下的赢家让更多人燃起了“一夜暴富”的梦想,对于正处在发育期的孩子有多少人能辩明是非,拒绝这些诱惑呢?有的成人若不是因了年龄的限制也蠢蠢欲动呢,更甭说那些未涉世的孩子了。
前几年电视热播的日本电视连续剧《奥特曼》、《蜡笔小新》,还有许许多多有关此片的书籍等等曾经迷恋了多少中国孩子,据说这些片日本本国是从来不让播放的,我记得很清楚我看到很多孩子在因为看了《奥特曼》后喜欢上了打架,看到谁都要来几脚,比试比试看谁厉害,看似在表现奥特曼的勇敢实际是对孩子精神的一种摧残,因为孩子总是不明白是非的,他们更多的是在模仿!荧屏的影响远非我们教育所能达到的,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大街小巷,路边的广告牌上每天甚至常年都广告了什么内容,什么三分钟解除痛苦,这不是明白的支持一些不良的大学生的某些行为么?我真不知道这种广告害了多少未成年的孩子,难道这也是所谓的中国的一种文化的开放么?我们的孩子在他还不懂是非的时候该怎样得到一个净化的精神世界?不言而喻,减少这样的宣传,少做这样的广告,不给不良风气提供更多的信息,这该是很容易做到的。
敬一丹说:电视要传播智者的声音,放大弱者的声音。说的太好了,希望广大的媒体工作者能如敬一丹这样做一个人人敬爱的媒体人,不要为了利益不顾自己所播放的内容的危害性,让那些低俗的节目到处传播,在世界地理环境日益污染的今天,不希望看到我们的孩子的精神环境也受到污染,净化媒体是至关重要的!
尽管人人不可以永远高尚,但人人都可以向往高尚;尽管人人都避免不了俗气但人人都不希望自己永远低俗!到今年电视产生已经81年了,是电视让我们了解到我们身外的世界,了解了更多的不为人知的科学和知识,我最喜欢中央十套的《走近科学》、《探索.发现》、《人物》、《希望英语杂志》、《讲述》等等,这些节目才可以充实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精神,拓宽我们的知识视野。同样的时间如果能够看这些我决不会看那些无聊的所谓的低俗文化!例如某些记者总是喜欢曝光某位明星的私生活,稍有风吹草动就把人家跟个没完,搞得人家明星好像做什么都需要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样,明星也是人为什么就不能有自己的私生活,曝料人家这些有什么用呢?这该不是出于对人家的关心,存是属于捣乱罢了!
希望儿童节目里不要过多地宣传暴力,使用低俗的语言和画面等,家人不要为了自己的事情放任孩子在家里任意看电视,要知道错误的行为往往比正确的行为更容易记忆!一旦看了不好的节目跟认识了一个坏朋友有什么区别呢?或者更甚,坏孩子我们可以不让自家孩子跟人家来往,可是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电视坏孩子是在孩子心里的,驱之难上加难!
低俗的东西往往吸引最多的是未成年的孩子,只要大家都来监督,这种低俗“魅影”自然会离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远些,希望电视媒体带给孩子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内容,人人为孩子,孩子将来就会为人人,大家共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