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日有所诵》 共享阅读盛宴
和以往的每一学期一样,学期初,学校又为每位同学配发了《日有所诵》一书,期待着孩子们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感受优美文字的魅力;在日不间断的记诵中,积累语言,培养诗性,体验措词的精彩,人生的不同!
本来作为数学老师,我没有必要为孩子们的朗读分神,为孩子们的记诵费心,但和孩子一样热爱阅读、喜欢走近经典享受阅读的我,又岂肯错过这场阅读的盛宴!
这不,每天早晨7:40---8:00,20分钟的时间,我们从不舍得错过。匆匆忙忙跑进教室,拿出《日有所诵》,打开,大声朗读,我们已经“习惯成自然。”
不要求每个孩子每篇都要背诵,不要求必须7:40到校,也不规定一定要齐诵当他聚精会神,他便融入对象,吸取对象,成为对象。就这样兴趣盎然地反复诵读,或早或迟,或深或浅,所读所诵,总会留下痕迹,留下脚印的吧!
借着诵读,我仿佛重回童年,享受阅读的幸福。正如徐冬梅老师所说: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因为阅读,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我们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
多羡慕现在的孩子,有这么多的书可读,有和自己的生活、趣味密切相关的经典文章可读,有这么好的时间可读书想想自己的童年,没有好书的滋润,真是苦不堪言。无书可借、无书可读,好不容易借到一本画册,也只能躲起来偷偷阅读,更别说能读到泰戈尔的优美散文、艾青的诗歌、刘禹锡、杜甫、李白的经典诗句了。
现在,我终于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手捧《日有所诵》,大声朗读: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击打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我愿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构筑一个温馨、实在的成长环境;用琅琅书声强健他们的骨骼,丰满他们的血肉;用琅琅书声为他们打造坚固的船体,扬起漂亮的风帆。
我愿日日和孩子们一起同读《日有所诵》,时时和孩子们一起共享阅读的盛宴。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放飞自己的心灵,共享生命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