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记性不好吗?
“今天放学前这篇古文背诵不过关的同学留下。”尽管我语气平淡,但熟悉我脾气的学生知道这是狠话。于是,班里掀起背书的高潮,很快不少同学就过关了。
到了放学的时候,几个学生乖乖地留了下来,自然是因为背书没过关。看着其他同学潮水般地退去,看见我气定神闲地坐在讲台上,一个家伙可怜兮兮地说:“老师,我记性不好!”其他的几个也连忙点头表示同感。
“是吗?我就喜欢记性不好的学生,因为不会对老师的批评责骂怀恨在心啊!”我戏谑地说。接着,我话锋一转:“你们现在就读给我听,然后翻译,我今天要提高你们的记忆力!”
看着这阵势,他们打消了通融一下就回家的念头,打开书读起来。有两个家伙读得还比较流利,有两个家伙读得磕磕巴巴,其中一个“白字先生”受到同伴N次忍无可忍的纠正。
不一会儿,小个子的文靖走过来:“老师,我会背了。”然后,叽里呱啦就背了起来。中间虽卡壳一次,但没等我提醒他就想了起来。背完后,他将大意翻译了一遍,颇有些得意。
“教教他们你是怎样背下来的!”我说。身边现成的例子或许更具有说服力。这家伙也不谦虚,“教育”他们道:“先弄明白意思,然后读两遍,合上书试着背,背不出来的地方看一眼。想着背着,一会就背下来了。”
文靖背起书包准备回家,临走的时候对他的这些难兄难弟说:“加油啊!童鞋们!”
“老师,我真的背不下来!课文太长了…….”一个家伙愁眉苦脸地说。没等我开口,另一个家伙说:“切!人家文靖都背下来了。老师,我背书!”说完,也将课文背了下来。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背书是必须的!”我对那个“苦瓜”说。
天色渐晚,两个家伙不时往窗外瞟两眼。嘴巴虽嘟嘟囔囔在读,但并没有记到心里。我说:“这样吧!咱们探讨一下怎样能把课文背下来。”“多读几遍!”“理解意思。”“头一天晚上读熟,第二天早上再读读背背”……两个家伙倒也总结出不少的金点子。
“我相信你俩能背下来,而且必须背下来。告诉我,最迟什么时候可以提过关?”我说。
“明天早上一到校就背!”俩人异口同声。
第二天,预备铃响前,俩家伙在教室门前已熟练地讲课文背了下来。“你们不是说记性不好吗?我看没有什么问题啊!”我笑着说。俩家伙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接着说:“而且,即便记性真的不好,那也不怕。因为,记忆力是可以在锻炼中提高的哦!”
现在我们不妨总结一下提高记忆力的“秘籍”:
一、 明确任务,强化责任意识。有的孩子不是背不下来,而是没有完成背诵任务的意识。存在着蒙混过关或拖延时日的想法。一旦给自己下达“死命令”,变被动为主动,就能让背诵“提速”。
二、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有的孩子像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翻来覆去地嚼每一句话,却不能连贯地背下来。要从整体上把握,让口与心同步,边背边想,边想边背。
三、加深印象,过度记忆。有的孩子在“高压”下很快背了下来,但很快就忘了个干净。瞬时记忆要力争变成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已经能熟练地背诵了还要再读背几遍,这就叫过度记忆。也有的孩子前面背,后面忘了,这就要遵循遗忘规律,及时复习,经常复习,温故知新。
四、背诵要调动手的参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些东西需要及时记下来。有时边写写画画边读读背背有助于注意力的集中,而且记得牢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测验能让人记得更牢。可以针对要背的内容制作自测卡,看到题目或相关的提示立即在头脑中“过电影”,这样会加深印象。
最后,还要积极地暗示自己:我的记性很好!我能很快背下来!对所背的材料充满兴趣,集中注意力,你会发现记忆力真的变好了。
你的记性真的不好吗?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