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家长请不要让孩子的分数写在您的脸上

发布时间: 2018-06-13 10:36:26 作者: rapoo

家长,请不要让孩子的分数写在您的脸上

从明天开始,小学生们进入到期末考试阶段了,半年来的结果就在这两天显现,学生紧张,家长更紧张,学生紧张是一旦考不好会无法面对家长、同学,甚至要受“皮肉之苦”。家长紧张是害怕孩子考个低分数回来把大人的愿望击碎,甚至认为孩子考的不好大人脸上无光连接下来的春节都无法过。在这里我要说的是:家长,请不要让孩子的分数写在您的脸上。

记得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身为父母,千万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试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思维能力、学习方法的培养,尽量留住孩子最宝贵的兴趣与好奇心。绝对不能用考试分数去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更不能让孩子有以此为荣辱的意识。”说的太对了,考试成绩论英雄不可取 ,其实,考试只是检验孩子学习情况的一种手段,是一项比较单一的检测,这基本上是对孩子学到的书本知识的抽查。分数永远只是个形式和手段,它不能证明孩子真正学到了多少知识,也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的品格与才能如何,它不是衡量孩子聪明与否的唯一标准。不看重分数的出色家长在这里略举两例。

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教育他的儿子时说了一段很精彩的话,《历史的真知---文革前夜的毛泽东》第三十四章这样记载的:毛泽东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在学校是全优,工作上不一定就是全优。中国历史上凡是中状元的,都没有真才实学,反倒是有些连举人都没有考取的人有点真才实学。唐朝最大的两个诗人连举人也未考取。不要把分数看重了,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的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主席真不愧为不注重考试分数的出色家长。

原民进中央名誉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叶至善的父亲、也就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老人家也是我们做家长学习的榜样。叶老在教育叶至善时一再强调,不应把分数看得太重,而应把能否消化所学的知识、从而变为自己的血肉、作为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叶至善念小学时留过三回级。每到学期终了,他拿着“成绩报告单”回家,母亲总要责备几句,而叶老却并不责备。相反叶老还为儿子买了一架天文望远镜和显微镜,鼓励儿子观察和思考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平时,叶老还抽出时间,经常向儿子提出一些譬如槐树为什么属于豆科,蝶和蛾有什么区别之类的问题,促进儿子思考、锻炼思维和表达能力。叶老深知,物质生产的发展,是人们生存和生活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学习一切文化知识的归宿。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叶老才不那么过分看重分数,而把运用和掌握知识的实际技能,作为学习好坏的重要标准。

教育的目的,并不单纯在于传授知识,更要注意发展孩子的智力。因此,家长不应当把成绩单上的分数,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身边很多家长逼着孩子去为分数而学习,结果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的一个主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他们对孩子的考试分数增加或减少特别敏感,看到孩子得了90分、100分便眉开眼笑,对孩子大加赞扬甚至用金钱作奖励;倘若孩子考试分数低了,便板着面孔,弄得孩子苦不堪言。更有甚者,一旦看到孩子的考试分数不合自己期望,便对孩子非打即骂,以致上演了一幕幕的家庭悲剧。当然,我们并不一概反对看重分数,因为分数在一定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反映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考试分数高的学生并不表示他们将来走上社会也一定会成才,而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更不表明他们将来会一事无成。

我从不强迫我的孩子一定去考个什么百分,这几天,当妻迫孩子做一些额外的家庭作业时,就会遭到她的反抗:“爸爸说了,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只要我平时用功,考试时肯定考得不赖”。记得上个月一天的下午女儿把我喊到她做作业的书房里,我心想女儿一定有重要的事了,因为她平常做作业都是独立完成从不让我在她身边。果不其然,她哭着说这次数学考了78分,女儿虽不是班上分数最高的学生但78分是她从没有过的。我赶紧安慰她,然后找出错误的地方,原来错的两道连续应用题包含着六道连续小题,她第一小题就马虎错误,下面五道小题就甭说了。我和她寻找出错误总结出经验,让她知道由于小小的马虎而遭受的损失有多大。接下来我还提前给未进家门的妻发信息,千万不要看重和责怪孩子的分数,应当共同地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且要继续鼓励孩子,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潜能攻克难题,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确立自信。视为“78分是家里天大事情”的妻配合得很好,当晚把孩子逗的开怀大笑,使她赶快从分数的阴影里走出来。

孩子所在的学校是所公办好学校,所在三一班的老师也很优秀,班主任杨静老师治学严谨尽职尽责,记得有次学生们在医院打疫苗,大清早冒着严寒到医院看望学生,我印象她是那天唯一到现场的老师;数学李丽老师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数学家庭作业用短信发到每位家长的手机里日复一日,年年如此;英语孙亚丽老师因材施教引经据典,每次孩子带回来的英语卷子上都是孙老师总结的重点,梳理出来的知识简单、明了、易记、实用,从这可看出孙老师在英语教育上付出的心血。

学校是好学校,老师是好老师,学生是否是好学生,解决的问题只有一个----我们是否是好家长了?作为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的时候,不要只盯着孩子的考试分数,更应该看孩子实际的学习效果。不能仅以分数作为评价孩子学业水平的唯一标准,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考试分数,孩子考好了,不妨进行精神鼓励;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要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找出失误的原因,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这样孩子才会情绪稳定,自信心增强,身心各方面才会健康发展。孩子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这些都需要父母配合老师对孩子加以积极的引导。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并没有很高的文凭,但是他们一样有所成就。不是说文化知识不重要,而是说,我们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除了分数,孩子的品德修养、性情习惯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未来的社会越来越需要有复合能力的人才,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可能您的孩子考试分数现在不够理想,但一点也不能证明他或她不是未来的“朗朗”、“姚明”和“郭晶晶”。

家长,请不要让孩子的分数写在您的脸上。切记,切记!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