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学生“忙”有所获作文

发布时间: 2018-06-16 10:41:30 作者: rapoo

让学生“忙”有所获

---从《燕子》的教学例谈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在本周的教研活动中,孙老师提到自己上中学的儿子,他问儿子上中学有意思还是上小学有意思,儿子回答上中学有意思,因为在中学总是很忙很充实,而在小学的课堂上好像很清闲。这种回答当然仅仅只是个案,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孙老师的儿子学习很优秀,他感受到了忙碌的收获,体验到了收获带来的快乐,而非否定小学生活的情趣。但也促使我反思我们的小学课堂:学生是否每节课都有可感兴趣的有意义的“事”可干?从这些事情中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欣喜了吗?想到湖南卫视播出的亲子户外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每一期栏目组都要给爸爸和孩子设置稍有难度的任务,孩子们在忙忙碌碌努力完成一次任务后就期待下一次任务的降临。在电影版“爸爸去哪儿”中五个明星孩子又一次见到村长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次给我们什么任务啊?”对完成任务孩子们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期盼。我就在想:我们的课堂上是否给了学生希望完成的任务?我们的任务是否能给学生带来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是否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燕子》一课的教学中有这样几个小片段,我努力给学生设置有梯度的任务,使他们忙碌起来,在忙碌中学以致用、忙有所获:

第一自然“外形美”的教学:《燕子》的第一自然段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首先给学生设置背诵任务,采用镂空诵读的方式使学生完成“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的”“活泼机灵”这些词语的积累;接着设置阅读理解任务,在这一段的描写中,作者抓住了燕子的那些部位?(羽毛、翅膀、尾巴)如果去掉“乌黑光亮”等词语效果有什么不同?在这样的比较中学生明白了写作方法“抓住特点、用词准确”;然后设置第三重任务,即迁移运用,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小白兔最有特点的部位是哪里?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这些部位?而后进行片段仿写。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讲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积累丰富的孩子不仅能抓住兔子的特点还能运用恰当的词语来描述,把语段写得丰满生动。“一身洁白如雪的绒毛,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红宝石般的眼睛,一条短短的雪球似的尾巴,加上一张三瓣嘴,凑成了活泼可爱的小兔子。”看着几分钟就写好的语段,学生自己就有了一种成功感自豪感。

第二自然段“春光美”的教学:这一段中有这样一句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过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学生要完成的第一个任务是对拟人写法的赏析“这句话中作者把()、()、()当作()来写,写得生动有趣。”第二个任务是实践运用,运用拟人的方法把“几场春雨过后,迎春花、梨花、杏花都开了,形成了春天。”写生动。有了第一次任务的铺垫,学生就说出了“几场春雨过后,迎春花、梨花、杏花都争先恐后地张开了灿烂的笑脸,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春天。”

第三自然段“飞行美”的教学:“在微风中,在阳光中,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这一段的教学有两个阅读任务,首先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燕子的飞行特点,学生有的说“敏捷”,有的说“迅速”,有的说“轻快”;接下来我让他们比较哪一个词语更能准确表达燕子飞行的特点?有学生就说“我认为‘轻快’这个词好,因为‘轻快’更能表现燕子飞行的来去自如。”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

让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忙”起来,让学生的小手在课堂上“忙”起来,这种“忙”不是机械地重复朗读、抄写、问答,不是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这种“忙”要能激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种“忙”要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忙”要能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