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会我……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今天晚上,犹如开学一般,我八点零六分准时坐在了电视机前收看了2014《开学第一课》,这次开讲与以往不同的是,家长与孩子一起成为课堂的主角。开讲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其中包括了孝、礼、爱、强四个内容,这些内容都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而一个又一个真实、生动的事例强烈地震撼着我,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当童话大王郑渊洁讲到他在写皮皮鲁外传时,他是用钢笔进行写作的,在写作的过程中他自己最怕钢笔没墨水,因为没墨水还得去灌,而一去灌就把思路全都忘了,所以就麻烦,直到有一次,钢笔一连用了三天还有墨水,郑渊洁觉得很奇怪,一天晚上,他听见他的书房里有动静,于是,他就悄悄地去看,他一看,惊呆了,原来是他的父亲在帮他灌钢笔水。这就是一个父亲对孩子的爱,他没有华丽的语言,虽然平凡,但却珍贵。就像我的爸爸一样,他不善言辞,在外不辞辛苦的的工作着,我知道他是想让这个家生活得更好一些,让我生活的更舒适些。
接下来主讲嘉宾秦勇叔叔讲述时,我知道了原来十年前他是黑豹乐队的主唱,十年后,他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爸爸,因为他的儿子大珍珠在四岁的时候被查出患有重度感统失调,很长一段时间大珍珠不会说话,对周围的一切漠不关心,于是秦勇就放弃自己的音乐,一心一意的照顾大珍珠,但是努力当好大珍珠的父亲并不容易,仅系鞋带这个简单的工作,就需要比别的孩子多几千倍的时间。教大珍珠学骑自行车,用了一年的时间,学英语单词“we”用了3个小时还是学不会,但是秦勇叔叔却没有打他、骂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儿子,而是很有耐心的教他。这个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用自己的爱一直陪伴着大珍珠慢慢成长。因为秦勇叔叔说:“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就用爱改变他将来的样子。”
听到这里,感动不已,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在我生病的时候,妈妈在医院里忙前忙后,在我打吊针的时候,妈妈在旁边嘘寒问暖,问我饿不饿,渴不渴……当我睡着翻身踢被的时候,妈妈为我盖被,等我醒来时看见妈妈的眼睛上多了几圈黑眼圈,不知何时,鱼尾纹悄悄地爬上了她的眼角,黑发过早的变白,过度的操劳让她的脸上不再有光泽。
尤其是当我听到撒贝宁叔叔讲了一个小故事后,更加惭愧,他说:一天,一个儿子和一位老父亲坐在椅子上,过了一会儿,老人问儿子:“地上那是什么呀?”“麻雀。”过了一会儿,老人又问:“地上是什么呀?”“麻雀”过了一会儿,老人又问,儿子非常不耐烦地说:“麻雀,麻雀,你都问了三遍了!”老人说:“你小时候也问,而且问了十几遍,你每问一遍,我的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甜。”想想我好像就是那个人一样,我有时就嫌自己的妈妈整天唠唠叨叨的,感觉很烦,我每次都会捂上耳朵,不听,可是现在想想后悔了,因为妈妈的唠叨都是为了我好,她的唠叨充满了对我无尽的爱。
虽然现在我小,但是当父母累了的时候,我能给他们捶捶背、捶捶肩,我会为父母端一杯茶,我不在顶撞他们,我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扫扫地,洗洗碗……对父母说一句温暖的话语,“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感谢《开学第一课》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让我感恩父母,感恩身边给予帮助我的人,父母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教会了我许多许多,他们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懂得孝顺长辈,从小讲文明懂礼貌,热爱生命,坚强勇敢。父母的一言一行,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