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长时间没拉开过抽屉了。今天因为找东西,拉开抽屉,一看,也不知什么时候,抽屉里乱七八糟的,竟被塞满了,书、本子、纸、笔、报纸------我决定给抽屉“减减肥,瘦瘦身”,整理整理,把没用的东西扔掉。
其实,这个抽屉,我不知整理过多少遍了,每次都是信誓旦旦地说要发动一场“四清”运动,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所有的东西又都被我爱怜地留了下来,收拾得整整齐齐,安顿在抽屉的某个角落里。为什么?因为“我总是心太软”,所有东西都舍不得扔掉——留着吧,倒也没用;扔掉吧,也怪可惜,还真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干脆还是留下来吧。于是,抽屉里的东西就越来越多,再被我家的“坏小子”时不时过来翻腾一阵,就成了杂乱无章的局面。
想想这些,我还是铁了心吧,今天一定把抽屉的“肥”减下来。拖把椅子坐下来,安心地开始整理。我先把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再按东西体积的大小归类,把不要的东西直接扔到地上。
这是什么?一小沓已发黄的报纸孤独地被压在最底层。撑开看看吧,哦,,这是我从报纸上剪下来的,还是九几年的内容,一晃都二十年了。时间太久了,扔了吧?不行,让我再看看,不能扔!上面有些东西对自己业务上还有帮助,留着吧。
这两个已经烂得不像样子的笔记本总该扔了吧?别急,再让我过过目。这个更不能了,这是几年前我曾经教过的两个毕业班的班级日志,上面记录着各种内容,有同学们做的好事:哪个同学作业进步了,谁的作文优秀啦,谁又帮助别人扫地啦,谁背得古诗最多啦,鼓励大家加油努力学习啦-----;也有个别同学做得坏事:今天,谁说脏话了,谁没早读睡懒觉了,谁往地上扔纸了,谁课堂不遵守纪律啦------;还有同学们讲给我的悄悄话:“老师,您要注意身体哟!”更有同学们讲给我的小笑话:“老师,您上了一天课,累了吧,我来给您讲个笑话,您也放松放松,有三只小乌龟到饭店吃饭,菜上来时才发现没带钱,老大说------”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再次浮现在眼前,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又涌上了心头------不能,这个本子再烂也要珍藏,那是我幸福记忆的港湾。
这几张用过的纸可以扔掉吧?嗖地一声,纸撒落在地上。哎哟哟!这怎么能扔了呢?虽然正面用过了,可背面还可以演算题呀,白花花的纸扔了多浪费!弯腰再拾起来。嗨!现在的孩子谁还用背面写字,占地方,还是扔了吧!几张纸再次飘落到地上。不,还得捡回来,浪费的样子咱看不惯,好日子才过了几天就不知道节约了,资源浪费是最大的犯罪,忘掉了艰苦朴素就等于忘掉了根本,恭恭敬敬地把它们请回来,放到最里面。
这支笔的笔芯儿不能用了,心安理得地扔掉它,况且家里的笔杆儿多得很。不行,再把笔杆儿留下来吧,说不定哪天急着用,它就派上用场了。
------
就这样,扔了拾,拾起来再扔,扔了再拾,整理了好半天,一抽屉的东西又原原本本地安放在里面。抽屉想减“肥”没减成!想想也是,当初留下它们,肯定有留的理由,为什么要扔掉呢?可又一想,别为自己开脱,有谁还像我一样,恐怕和我的性格有关,是不是太守旧、不敢开拓创新,不敢革故鼎新?我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