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上?

发布时间: 2018-06-23 11:18:49 作者: rapoo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上?

——读《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感悟(一)

近几日因为突降大雪,孩子们放假休息,老师也捎带着沾了光,有了闲暇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张文质家庭教育讲演录》是校讯通奖励的一本好书,拿到手已经近一个月,近日翻开,竟不舍得合上。白天要做家务,时间短促,很不过瘾;夜晚终于来临,躺在床上,斜倚床头,终于可以过一把阅读瘾了。

张文质老师对家庭教育的思考是深刻的,对眼下教育的思考是多元的。请看:

“我们经常说‘分数才是硬道理’,但不知道‘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

“我们经常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但不知道人生处处都是起跑线,生命成长中早期投入过多必然导致后续发展的‘学业枯竭’。”

读着这样震耳发聩的语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有谁能不心头一颤?

眼下的家长,谈到孩子,最关心的是考试成绩。不是吗?亲朋好友聚会,谈到孩子时,“你家孩子在哪上学呀?学习怎么样啊?考了多少分呀?”似乎成了口头禅。“你孩子每天快乐吗?”这样的关心你听到过吗?我们总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回到家关心的是孩子的作业,孩子的考试成绩;星期天,关心的是孩子的各种补习班、特长班。可是我们什么时候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过,现在的孩子有多累?现在的孩子生活得开心吗?

那天下午又到了布置家庭作业的时间,给我拿教学用品的一个孩子问我:“老师,咱们有没有‘无作业日’啊?”我心里一颤,是呀,我们能不能不给孩子布置作业?但是想到头天晚上一名家长刚刚打来电话,说布置的作业太少,孩子总在家里玩。还是下不了决心,不给孩子布置作业,“那就少布置一点儿吧。”我说。

“少布置也是布置呀。真盼望一点儿作业也没有。”

“要是不布置作业,你怎么安排时间?”

“读书啊。我的好多书都没读呢。”

“同学们要是都跟你一样,我就不用布置作业了。”

我知道我这是在找一个很勉强的理由,实际上还是想布置作业。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很渺小,竟然拿家长做挡箭牌拿那孩子自己不学习做挡箭牌。

“生命成长中早期投入过多必然导致后续发展的‘学业枯竭’。”再次回味这句话,忽然觉得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是不是在扼杀孩子的童年,扼杀孩子的天性?真的是吗?想到此,心猛地针扎一般疼痛。不仅想起了我们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写过的一篇题为《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的文章。文章这样写道: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对于郑渊洁先生前面的见解还是很赞同的。但对“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的结论不敢苟同。如果孩子有能力赢在起跑线上,为什么非要让孩子“输”呢?输在起跑线的不一定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的也不见得就输掉人生。

对张文质老师的另一句话很是欣赏:“人生不是百米短跑,人生是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最后起根本作用的是人的精神状态,身体状态和人对自己有什么期待。”我想,无论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能不能少关注一些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在顺其自然中,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至于赢在起跑线上,还是输在起跑线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能有发展的潜力。

读书人网 >四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