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课后小记2:学生没有错是我不敢讲作

发布时间: 2018-06-25 11:51:17 作者: rapoo

——关于《通分》课后练习题的反思

鲁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课本第5页有一道练习题,内容是这样的:芳芳6分钟折5只纸鹤,明明3分钟折2只纸鹤,蓝蓝5分钟折3只纸鹤,谁折的快?你是怎么算的?

这是一道开放题,可以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比谁一分钟折的纸鹤多,谁就折的快,分别列式:5÷6=5/6(只)2÷3=2/3(只)3÷5=3/5(只)然后通过通分,再比较大小。这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顺应学生的思路,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讲,我都是给学生讲解这种方法。

另外一种方法是比时间,算出做一只纸鹤用多少时间,谁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最快。这种方法对孩子来讲,不容易理解题意,而且比较大小的时候,逆向思维,所以,在平时的课堂中,我仅仅是点到为止,不做具体讲述,怕的是两种方法学生混淆,出错率高。

今天,又到了这一道题,和往常一样,我准备回避第二种讲法,直接让学生按照第一种的方法做,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并让学生理解关系式:工作总量÷时间=工效,总只数÷时间=每分钟做的只数。顺理成章,学生按照我事先挖好的水渠,平稳向前走。

为了加深学生对这道题目的理解,讲完书上的练习题, 我马上在黑板上补充了一道类似的题目:

宝宝爬行比赛,甲6秒爬7米,乙3秒爬5米,丙4秒爬6米,谁爬的快?

本来以为有了上一道题的讲解,这道题学生就会迁移过来,用路程÷时间=速度,列出算式,比较大小,可是在下面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学生正在犹豫着写算式:6÷7=6/7。

走上前,拿起孩子的本子,我把孩子的算式抄写在黑板上,马上又同学说:错了,错了,应该是7÷6=7/6(米),是路程÷时间=速度。

被我拿走本子的孩子的脸讪讪的,红红的,有点羞愧,作为老师,我突然感到很惭愧,为了大多数同学不混淆,我竟然以伤害孩子自尊心为代价,回避比时间的讲法。该如何弥补呢?不是学生的错,是我不敢讲。

读书人网 >五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