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

习作讲评新尝试【焦作习作讲评研讨会】

发布时间: 2018-06-27 10:35:56 作者: rapoo

习作讲评新尝试

宋新菊

20151104,早上,我们一行7人来到焦作市焦东路小学的北校区参加“焦作市习作讲评课研讨会暨省小语校本教研校工作经验交流会”。三节作文讲评课,分别是山阳区焦东路小学赵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习作《父母的爱》;解放区学生路小学杨洋老师执教的《我喜欢的小动物》;博爱县秀珠小学韩莉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习作《 的自述》。

这三节课从内容上看,都充分肯定了本次习作中的优点;指导了学生找出不足,病教会学生修改的方法;都完善了自己的习作。三节课分别从三个年级呈现不同的课例,各有千秋,对于这种新的课型的尝试,非常值得我们一起去研究探讨。

我最最欣赏的要数距离我们最近的年级,杨洋老师执教的《我喜欢的小动物》。杨老师这节课有着鲜明的节奏:故事导入,回顾小结;颁奖展示,梳理要点;现场修改,示范引领;自主修改,总结提升。

故事导入,回顾小结

杨老师首先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运用的故事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京口 瓜洲一水 间 ,钟山 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 喜爱改诗是王安石的一大特点。他为同时代的人改诗,也为古人改诗,至於自己的诗,那就更用得“干锤百炼”四个字了。这首《泊船瓜洲》就是一个例证,初写时是“又到江南岸”,自己圈去“到”字,说 “不好”;继而改为“过”,又圈去;再改为“入”、“满”……这样一共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

听了这个故事,孩子们都明白了从古至今,文章的优美,修改的作用非常的大。

这是导入环节,接着杨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我们可以从( )( )( )等方面来写小动物,写时要按一定的( ),还可运用( )( )等修辞手法,表达处对小动物的喜爱。”用填空式的方式,减轻了回顾的难度。

带着学生回顾过之后,杨老师对上节课的习作进行了总结性的点评。

颁奖展示,梳理要点

第二个环节是孩子们最最期待的环节,颁奖环节。

杨老师先后颁发了“最佳作文奖”“最佳题目奖”“最佳 上镜奖”“妙语如珠奖”……这几种奖项分别从习作的内容、选材、构思、整洁度、表达上进行了点评,给予每一个孩子肯定。孩子们的名字在奖状上闪闪发光,孩子们的名字被老师轻轻的唤出,孩子们写作的热情就在这一刻被激情点燃了。他们渴望表达,他们渴望展示,他们渴望成长。智慧的杨老师通过这个环节,把上节课的习作和这节课的讲评无痕的联系在了一起。

现场修改,示范引领

第三个环节是本节课的重头戏。

杨老师根据习作的“内容、选材、构思、表达”四个方面,分别选取了孩子们当中最佳的范例,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自己点评,这个文段好在哪里?为什么?以此梳理总结出“修辞美”“特点明”“顺序清”三个写作的关键点。并针对学生习作中最最欠缺的“特点明”,做了详细的范例讲解。

杨老师告诉孩子们,我们不仅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秀范文,更要学会修改自己和他人的文章。最最好的修改法宝是——读。

第一遍读,“修改错别字”;第二遍读,“修改语句,使之更简洁更通顺”;第三遍读,“调整顺序”;第四遍读,“增加修辞,使特点更形象具体生动”。接着就用这三个步骤进行了范例,现场进行了修改。

班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写小乌龟的,一个孩子写到“我的小小龟爱吃的东西可多了,有:小鱼、小虾、白菜、水果……,它都爱吃。它一看见食物就赶紧从鱼缸的这头游过去,拼命的扒着,好像在说:“小主人,快给我点吃的吧,我快饿死了!”

杨老师出示这个片段后,让孩子们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大家进行了分析评论之后,得出了小作者写“喜欢吃的食物”“贪吃 ”,这两个特点放在一起写,那个都没有写清楚。所以大家建议抓住一个特点,写具体。小作者看到老师举出这个例子之后,修改起来就得心应手。其他孩子看到具体的例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知道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修改自己的习作了。

接着杨老师又出示了一个写小狗的文段。这是初写者的尝试,一个短短的文段里出现的问题很集中。杨老师带着孩子们,第一步,修改错别字;第二步,修改指点不明的词语;第三步,修改句子。特别强调了“抓住一个特点写具体的方法”“顺序能否进行调整”这两个关键的修改点。然后让孩子们再加上修辞,整个文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完全脱胎换骨。孩子们亲身验证了修改的神奇,也亲身实践了修改的方法。就这样,顺理成章的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自主修改,总结提升

孩子们心中有 了方向,笔下有了思想,开始了自主修改。自主修改之后,进行了同桌之间的修改。然后进行了展示交流。

尽管这个环节,教室里很平静,师生之间没有过多的互动。但是思维在进行激烈的挑战。认识自我,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经历了浪漫的感知环节,学生看到了获奖优胜者的片段,接受了老师精确的修改指导,在综合运用阶段,是旧知和新知的融合,是自我能力的提升。静静地思维碰撞,悄悄的成长变化,默默的主动努力。这个时刻,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知识这一伟大事物的魅力,更在互动修改中生命得到了深度的共鸣。他们切身体会到了“文章不厌百遍改,反复推敲佳句来”。

鲁迅先生说:“作文的精华在于修改。”扎扎实实地搞好作文讲评,努力探索符合学生写作实际的讲评方法是我们的新探索新尝试。坚持探索作文讲评中的科学性和规律性,努力讲求富有效率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就一定能取得作文教学的良好成果。我想,杨洋老师做到了,值得我们学习。接下来,要潜心钻研,努力实践,在实践中深入思考。

读书人网 >三年级作文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