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一心为他着想,他却嫌罗嗦?
为什么让他改点小毛病,我说了无数遍,他全当耳旁风,甚至越说越犯,变本加厉?
为什么我一夸,他就得意忘形?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孩子听进我们的话,而不是听话。如何让孩子听进我们的话,明白我们的意思,并且思考我们的话语呢?只要找到那些导致孩子孩子听不进话的因素,那么我们就能找到解决的方向和方法。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阻力就是“情绪”。当孩子的内心感受不被承认,不被在乎,不被提起,不被尊重,不被认同,不被理解时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滋生。导致我们说话的内容无法进入孩子的意识范围,或者进入了意识范围却故意跟你对着干。孩子有了舒服的感受,才会有好的表现。只有当孩子听到舒服的话语或看到善意的眼神时才会有好的行为。那么,不听话的孩子爱听什么话呢?
爱听亲密的话。
在这世界上,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最亲密的话理所应当由父母说给孩子听。父母和孩子应该是交心的,零距离的。小学生最需要父母的亲密接触。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家长给予的关注和爱抚比较多。中学生已经长大,已经独立,他们最需要的是友谊。而处于青黄不接的小学阶段就成了一块感情荒地。我们应该经常拥抱他们,爱抚他们。多和孩子说一些亲密的话。如,“孩子,你是爸爸妈妈的杰作!”“瞧,儿子长得多帅气!”“家里有儿子就是不一样!”“没关系,儿子,妈妈小时候也经常犯错误。不过在姥姥的帮助下,我都改掉了。”亲密的话语能让孩子感觉到你是他的世界里最可靠最可信的人。
孩子爱听表扬的话。
爱听好听话,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是人类的共同心理,儿童表现的更加明显。只要我们发现了孩子的进步,就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语。及时的夸赞孩子。这对孩子良好的习惯或者正确的行为是一种强化。任何微小的成功,都能增强人的自信心。一个孩子,当他写好一个字,做对一道题,正确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他都有成功的喜悦,会期望自己下一次做得更好。作为老师和家长,给孩子帮助,让他有点滴的成功体验,并不是多么难的事情。在一个个小小的成功中,积累一分一分的自信。
孩子最爱听鼓励的话。
孩子爱听目标明确的话。
家长说话语气要坚决果断,不含糊,并且语言要简练,这样使孩子感到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照办。但注意语气不要太生硬,不用强制性命令。尽可能用鼓励性话语表达要求,首先讲清楚要做什么事,接着说明这事会带来什么好的效果,如:“你要抓紧时间,做功课要精神集中,这样就可以早睡,保证明天精神饱满地去上学”。比如:“孩子,前天爸爸洗碗,昨天妈妈洗碗,今天呢?”孩子觉得受到尊重,会愉快地主动提出:“今天该我洗碗了。”其效果比单纯的命令式口气好得多。
其实,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家长只要认真反思,科学分析,对症下药,孩子就会好转的。